第826章 不要掺和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当然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大和国,尤其是北部,经常有大雪封山的情况,也的确有雪灾,但并没有遍及整个大和国。 今年冬季降雪量相比其他年份也并不算特别多,怎么到了皇后嘴里就变成了难以克服的巨大天灾呢?这让她有些疑惑。 是自己亲人瞒着自己不说实话,害怕自己担心,还是皇后故意小题大做,说话夸张,就为了得到大宋的粮食呢。 她故作紧张的样子,却没有质疑对方的说法,也没有表态。 藤原泰子还是有些不高兴,皱了皱眉,说道:“久美子,你难道不关心大和的事情吗?怎么听到大和百姓遭遇饥荒雪灾无动于衷啊。” 久美子赶紧说道:“我只是有些紧张失神,哪会不关心呢?不知道皇后娘娘需要我做什么?但凡我力所能及的,我一定鼎力相助。” 藤原泰子微微一笑,说道:“只要你愿意帮忙,你就一定能帮到。 我可早就听说了,你跟京畿战区制置使牛皋已经有了夫妻之实,还替他生了一个儿子,你的话牛皋一定愿意听。 而牛皋是大宋皇帝的心腹爱将,他只要跟皇帝开口,皇帝不会不给面子的。 我们要的也不多,只要两千万石粮食,希望能够赊销收购这批粮食,等到大和有钱了,连本带利还给大宋,当然利息要优惠些,毕竟大和国实在没什么钱,比不得大宋的。” 久美子吓了一大跳,两千万石粮食,亏得这位皇后娘娘敢狮子大张口。 宋朝两千万石当于现代的二十四亿斤粮食,按照人均每个月口粮三十斤计算,吃饱管够的那种,可以供养八百万人吃一年的。 而这个时候的大和国,全国人口也就八百万,也就是说这位泰子皇后要从大宋赊销的粮食,可以供整个大和国每个人一年的口粮。 难道大和国粮食已经见底,连一粒粮都没了吗?需要大宋把全年的粮食都包了吗? 久美子现在也算是个体制内的人了,对大宋朝廷的一些基本情况还是了解的,因为她能见到各种公文,她知道大宋基本的家底。 大宋每一年的粮食产量高达十亿石,泰子皇后所要收购的两千万石,也只占到了整个大宋粮食产量的百分之二。 这还不包括玉米,土豆,红薯之类的粗粮,以及从东南亚和海外购买的稻米之类的额外粮食,算下来恐怕连百分之一都不到了。 所以这粮食对大宋来说可谓九牛一毛,但也不能因为大宋现在不缺粮,而随便把粮食赊销给别人,大宋现在可是面临战争,粮食问题是最关键的,也是最敏感的。 这个时候大和国狮子大张口,一下要去这么多粮食,那必须要得出充分的理由才行,可是久美子没有看到大和国有这么充分的理由。 于是她不禁皱了皱眉,对泰子说道:“皇后娘娘,这件事不是我不帮,只是我位卑言轻,只不过是和州英雄母亲团的都统。 至于您提到的牛皋,那只是我的一个客人,我碰巧怀了他的孩子,我从来不过问他的事情,也没有任何求到他的事。 我不是他的女人,更不是他的夫人,我只是一个英雄母亲,任何军人来找我,我都不会拒绝,所以我在他面前其实说不上话。 再说了,据我所知,牛皋是个粗人,他只会行军打仗,对于朝廷大事,他是几乎不发表意见的,因为他不懂,所以不敢给皇帝陛下添乱。 收购这么大数额的粮食,他绝对不会向皇帝开口的,因为这已经涉及到军国大事。 而大宋皇帝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硬性要求,就是军国大事他要乾纲独断,不允许臣子议论或者乱出主意,以便扰乱视听。 所以即便我开了口,他也不会帮这个忙,更何况我没有资格向他开口,我不是他的什么人。” 久美子已经想明白了,叮当拒绝还是有道理的,叮当作为一个小小守将的夫人都拒绝了,自己更有理由要拒绝,这时绝不能给牛皋添乱。 尽管她相信她如果真跟牛皋开口了,以牛皋那楞头青对她的宠爱,说不定还真会把她的话转告给皇帝,那就会让皇帝为难了。 这种大事她看不准,也不敢随意掺和,索性一开口就推辞,不去接手为好。 听到久美子的话,藤原泰子大失所望,她之所以刻意在和州停留,主要目的就是冲着久美子来的,没想到久美子一口回绝,让她很是恼怒。 不由声音放冷,说道:“久美子,别忘了你流的血液可是大和民族的,你就眼睁睁看着大和的百姓活活饿死,能伸出援助之手,却不愿意拉他们一把吗?” 久美子再也忍不住了,回怼道:“皇后娘娘,我一直在跟家人和亲戚朋友通信,我从来没有接到过大和发生饥荒的任何消息,所以我并不知道大和在闹饥荒的。 请问,饥荒是真的吗?是假消息还是家人瞒着我?” “当然是你家人瞒着你,怕你担心啊,大和国现在路边都是饿死的人,你在大宋当官,大把的钱寄回去,你的家人当然不会挨饿。 可是那些穷苦百姓呢?他们饿死了多少人你都没看到,难怪你不肯帮忙,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