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十二万大军南征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当听到赵桓的这个要求之后,曲端和张俊都有些不解。 于是皇帝赵桓耐心的给他们解释了大越国的特殊情况,当然他没办法举例后面朝代蒙古、明朝和法国殖民者三次征服大越国的经验和教训,因为那是后世发生的事。 而这之前交趾从中原政权脱离出去,独立成国,也不过才不到二百年时间,还没有发生过与中原之间大规模的灭国之战,也就没有可供借鉴的先例。 所以赵桓没有做更深入的解释,只告诉他们大越国由于地处烟瘴之地,湿热多雨,时有瘟疫发生,而且又处山地,不利于骑兵作战,尤其是当地子民对大宋国持有敌意。 因此必须采用逐步蚕食,并迁移当地居民到内地生活,并将内地百姓迁移到大越国,进行居民之间的交换,从而保证当地的子民不至于反抗大宋的统治。 赵桓告诉两人,移民事宜自己会另行安排人负责,他们不用管,两人只需按照作战计划打下指定的州县,并负责协助官员迁移当地居民就可以了。 这对两个人来说不是难事,当即抱拳拱手领命。 赵桓又指着红河三角洲入海口处的永安州说道:“朕会派韩世忠先派出一只海军攻占永安州,以此作为据点进行佯攻,吸引交趾的兵力。 从这杀到他们的国都昇龙非常近,一马平川,因此大越国必然要调集重兵防止我们从红河三角洲进攻它的首都,这样就会给北方你们的进攻减少压力。 当然,如果大越国看穿了我们的意图,不用重兵在红河三角洲阻拦,而把兵力部署在北边对付你们的话,这个佯攻就会变成真攻。 我们的海军陆战队会直插昇龙,兵临城下,并袭击沿途州县,逼迫他撤兵。 一旦敌军撤兵,海军陆战队会迅速回撤到永安州,又会变成佯攻,这场战斗具体的作战计划朕由你们自行制定并执行。 朕只给了你们进攻的线路图和时间表,这个时间表要严格执行,可以推后,但不许提前,违令者军法从事。 为了确保你们能够坚决执行朕的这个要求,朕会派肃王赵枢作为监军,监督你们俩的军事行为,——对了,朕已经替他更改封号为越王了,——你们的任何军事行动都必须由越王赵枢一同签署之后才能生效。 朕不是对你们两个的不信任,而是确保你们要真正做到逐步蚕食,步步为赢,不能贪功冒进,这仗打下来可能不是一两年,甚至可能是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你们要做好思想准备。 当然在这些时间里,交趾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你们侵吞他们的土地,他们会想尽办法反扑,所以你们有的是仗打,但不要主动出击,打防守战。” 曲端和张俊急忙躬身答应。 听说派了赵枢当监军,两人都是心头一凛。 因为皇帝赵桓以往派兵作战,很少派过监军,除了这次富平之战派了贴身太监邵成章。 而这一次,打交趾居然派了他的弟弟赵枢去当监军,还更改封号为越王,这可不得了。 一位王爷亲自当监军,那份量妥妥的,即便是专横跋扈目中无人的曲端,也不敢对王爷怎么样,那绝对要乖乖听命的。 从赵桓的这个安排,也可以明确的知道赵桓对征讨交趾之战的重视了,两人都在心里加倍的提醒自己要小心再小心,切不可违抗圣旨。 赵桓安排好了作战计划之后,对曲端说道: “朕给你六万人马,其中五万人是泾源军,也就是你现在带的队伍,你可以把他们带到南疆去。 泾源军你指挥起来得心应手,打起来更顺手,并且泾源军也是战斗力很强的一支军队,能保证取得胜利。” 曲端大喜,他没想到皇帝居然把他自己统领的军队交给他,有了自己熟悉的军队,那肯定比凭空去掌握一支不熟悉的新军要顺手顺心得多。 因为将士之间是要磨合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仗其实是很难打的。 曲端兴奋的深深一礼,拜谢陛下的信任。 赵桓又说道:“朕在南边设立了若干新兵营,这一年来已经训练出了共计五万名新兵。 他们基本上都是从南方百姓中招录的新兵,他们最大的优势是能习惯南方的丛林湿热天气,进入大越国之后,不会因为气候不适应而导致战斗力折损。 而你的泾源军虽然作战勇猛,但毕竟不熟悉南疆湿热多雨的丛林环境,所以要与新兵营配合,要逐步学会适应南方的湿热多雨天气。 新兵营的一万人马交给你。你领军负责交趾北部的东线,从坡垒关切入,先拿下文州,然后按作战计划蚕食。 注意,对于谅山的谅州,不要急于进攻,那里很难打,可以围困,围困几年,让它不攻自破。” 赵桓又对张俊说道: “你从华北战区调二万人马,就是你上次带到江南去参加围剿金兀术的那支军队,应该跟你已经磨合的差不多了。 再配上新兵营的四万,总共六万人马,负责交趾北部的西线,从富令关切入,先拿下通农州,开始按照作战计划逐步蚕食。” 张俊大喜,那二万人他带着围堵金兀术好几个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