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任用曲端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赵桓点头说道:“交趾贪得无厌,欠债不还,还敢威胁朕,认定朕不敢两线开战,只能接受他们的敲诈。 朕就要让他瞧瞧朕到底能不能两面作战,不过朕这一次是采用的步步为营,逐步蚕食的策略。 因此,战斗只会在局部进行,在打仗的时候你不用上前,待在后方安全的地方就行了。 等拿下了之后你再去接手,把当地居民迁走,再从大宋别的地方迁徙百姓过去耕种,把这块地变成真正的大宋的疆土。” 说到这,赵桓斜眼看着他:“就是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替朕效力?” 话都说到这地步,肃王赵枢哪里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即便他不乐意却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更何况他思索片刻之后觉得这个任务比他在固守一个城池当安抚使要权力大得多,而且有挑战的多,并且也能够见到功效,将来说不定还能够以此成为皇帝的心腹。 当下起身跪倒磕头:“臣弟领命,听从皇兄安排,愿意替皇兄分忧解难,替陛下前去交趾治理一方。” 赵桓很高兴,亲手把他扶了起来,说道:“咱们都是亲兄弟就,不用行使大礼了,你愿意替朕分忧,朕很高兴。 朕把你的王位调一调,封你为越王,任大越安抚使,将来拿下整个大越,都由你管辖。” 一听这话赵枢激动的浑身发抖,这简直就是封疆大吏,相当于成为大越国事实上的国王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爽的。 激动之下又要跪拜磕头叩谢,被赵桓拉住了。 赵桓说道:“朕让你到大越为王,不过军队我得控制在手中,咱们亲兄弟可得说清楚了,你在那儿管理子民,但是不管军队,军队直接听命于我,这一点需要先跟你说清楚。” 赵枢哪敢碰兵权,他知道那都是大忌,赶紧长揖一礼说道:“理所应当,臣弟没有半点异议,理应如此。” 赵桓这才面露微笑,说道:“过两天就到春节了,过了春节之后就会对大越动兵,所以那时候你就该出发了。” “臣领命。” …… 靖康五年,春节终于到了。 刚刚取得了重大胜利大宋洋溢着欢乐祥和和喜悦的气氛,皇宫中也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大年初一。 赵桓按照规矩向太上皇上表恭贺新春。 这是他亲笔提写的,表曰: “接千嵗之统,推神荚以膺期,上万年之觞,御端朝而受祉。若稽故实,遥企清光。恭惟太上道君皇帝陛下,体道粹精,怡神冲漠。” 太上皇看了之后不由老泪纵横。 想不到自己这一年来惹了不少事,皇帝却还是对自己礼敬有佳。 太上皇当即亲自画了一幅旭日东升图给赵桓送去,预祝大宋开疆拓土如旭日东升,必将光芒万丈。 赵桓看过很满意,自己这位太上皇老爹别的不行,这笔墨丹青还真是天下一绝,绝对是古往今来顶尖的存在。 正月初一,大朝会。 赵桓接受群臣朝拜。 随后,他大宴群臣。各种忙碌不亦乐乎。 但是他脑海中一直在想着该派谁领兵南征交趾。 这个领兵之人必须要审慎稳妥而又有军事才干。思前想后,赵桓想到了一个人——曲端。 曲端这个人,乃是将帅之才,但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又不善于跟同僚合作,甚至还想暗算同僚甚至上司,踩着别人肩膀往上爬,这一大堆毛病,把他放在川陕战区迟早还是要出事。 历史上,他也是因为同僚之间仇怨争斗最终惨死,可惜了一员虎将。 他领兵打仗还是真的有一手的,把他放在南边去打大越,总好过让他在川陕战区窝里横,相互掣肘。 川陕一战中曲端也是立了大功的,赵桓还没有怎么奖赏他,这次就利用这个机会,也算是给他一个赏赐。 在拟定对曲端的任命的时候,赵桓忽然又想起一个人,——环庆路统制慕容洧。 这家伙是个反骨,把他镇守的环州献给西夏,卖主求荣,背叛投靠了西夏,随后便成为西北的一个边患,时常骚扰进攻大宋西北边境。 对于这个未来的叛徒,必须要扼杀在萌芽状态。 于是,赵桓便想把赵明诚叫来,打算让他搜罗一下慕容洧的罪证。 可是他马上又打消了这个念头,他决定试一试曲端,看看他是不是能够无限忠诚于自己,绝对服从于自己的圣旨。 毕竟攻打大越国,需要步步紧逼,逐步蚕食,而不要求一蹴而就。 而曲端是个桀骜不驯的枭雄,自己让他慢慢打,他会不会违背圣旨,快刀斩乱麻的猛打,根本不按自己的套路出牌? 那这样的人自己就不能用,宁可把他弄到海南去,按照历史上路线走,让他自己找死去。 假如他真的能够坚定不移的按照自己的圣旨来,那么看着他领兵作战很有一手,连完颜娄室都被他打哭的猛将份上,倒可以栽培他。 于是赵桓亲笔写了一道圣旨,让邵成章亲自去一趟,向曲端下达圣旨,并叮嘱了邵成章若干注意事项。 邵成章领命,立刻起程前往川陕。 由于在富平之战中立了大功,几乎所有的将领都得到了犒赏,而曲端却没有,对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