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青云直上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范宗尹见状不妙,急忙拉着赵构逃到了一家院子,把门关上,这才躲过了张宝等人。 哗变中死了不少人,幸亏刘光世带兵闻讯赶来平息了暴乱,张宝等人在乱军之中被杀。 赵构对范宗尹拉着他逃走这件事感激涕零,所以特上书请求陛下论功行赏。 赵桓用手敲着范宗尹这几个字,望向了朱皇后、黄小润以及李清照,问道:“赵构上劄子让我封赏范宗尹,因为救过他,你们觉得怎么样?” 朱皇后想了想,道:“赵构乃陛下的亲弟弟,在逃避金军追杀的时候得到范宗尹的救助,理应论功行赏。” 黄小润和李清照也都点头。 赵桓也点了点头说道:“赏罚分明,理所应当,不过该让他做什么官呢?” 面对这份奏折,之前黄小润曾经做过一些前期工作,毕竟这可是救了皇帝的弟弟的功劳,很可能皇帝会恩准升官。 可能会询问她们对升官的意见,那就需要了解这位范宗尹有何才能,该升到什么职位为好了,不能等皇帝问起之后,张惶之下却无从回答。 于是黄小润这之前从吏部调取了范宗尹的档案资料,得知这范宗尹乃进士出身,曾担任过右谏议大夫,后来因为主张对金朝割地赔款求和,因此被贬为杭州洞霄宫提举。 赵构逃到杭州的时候,他跟着赵构逃亡,没想到阴差阳错却救了赵构。 黄小润说道:“要不就让他官复原职,重新担任右谏议大夫吧?” 赵桓摇头,他其实很不喜欢这范宗尹。他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曾经表示军事上自己要乾纲独断。 而这范宗尹就是在张邦昌等人的怂恿下公然反对挑战赵桓的皇权。 赵桓一怒之下把长剑抵着他的咽喉,让他重说一遍,这小子当场就吓尿了,然后就改口说自己过于狂妄,理应由皇帝乾纲独断。 那之后,赵桓便把他贬官,提举杭州洞霄宫。 对于这个投降派,赵桓没什么好感,如果是在任晓倩蝴蝶翅膀事件之前,赵桓会毫不犹豫的将这份奏折扔一边去,不会搭理。 可现在他必须要审慎历史上的每一件事了,之前自己就是因为改动历史太大,结果历史车轮发生了重大偏差。 不仅金军包围了开封历史上所没有的举动,同时还绑架自己的孩子,给自己下药,矛头直接指向自己的女人和孩子。 虽然自己侥幸得知,又怎知这不是苍天给自己的一次警醒?自己不能再肆意篡改历史,否则下一次未必就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所以赵桓必须慎重考虑范宗尹的任用这件事。 因为范宗尹在宋朝历史上算是很有名的重要人物,他可是历史上最年轻的宰相之一,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间就是现在。 这样的人物如果不让他当宰相,肯定是改变历史的,赵桓无法从每一件对历史的改变来推测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但是有一点他现在已经明确,那就是尽可能不改动历史,在关键的时刻及时扭转历史,力挽狂澜,然后又迅速的回归历史的本来路径,这样或许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既然历史上这位范宗尹当上了宰相,那就让他当吧,回归历史本源。 范宗尹有一定才干,但也只能算是勉强称职,没有像李纲这般耀眼。 不过赵桓既然已经决定尽可能不改变历史,那么就要把人都放在原本的位置上,他要回到历史本源,避免出现大的谬误。 于是,赵桓对黄小润说道:“右谏议大夫不太好,这个职位不适合他。” 黄小润有些尴尬,犹豫片刻,想找一个级别更低一些的职位。 这时,就听赵桓说了一句话,黄小润她们几个都吓了一大跳,赵桓说道:“就让他担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好了。” 这可是右宰相,权倾朝野的存在! 朱皇后大吃了一惊,忙说道:“陛下,他由提举杭州洞霄宫直接升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是不是太快了点。” 何止是快,简直就是青云直上。 赵桓现在要尽快的把历史轨迹恢复到历史原貌,能做多少做多少,当然不在乎速度。 按道理,这位范宗尹是要先被招回来担任中书舍人,然后升迁御史中丞,再参知政事,然后才当宰相,但赵桓已经不想这样按部就班的走了,因为按照时间线,这之前的职务都已经过了。已经到了他当宰相的时间线,那就直接回归本位呗。 于是这位历史上最年轻的宰相之一最终诞生了。 范宗尹接到圣旨的时候,他正在临安与赵构在一起。 自从范宗尹营救了赵构之后,赵构就把范宗尹当心腹,所有事都跟他商议,并且还把自己推荐他的奏折给他看了。 范宗尹当然是连连感谢,可是他并不认为这有什么效果。 因为满朝文武谁都知道,在皇帝的这些亲兄弟中除了被皇帝宰了的那些弟弟之外,这位赵构是最不受皇帝待见的,还把他的王位给罢免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