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决胜千里之外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在这之前女真人是宁死不降的,会血战到底,可是宋军允许他们用家人和钱财赎身,这一招太有杀伤力,能够用女人和钱换自由,轻松的离开,而且将来还可以拿起刀剑再战,又何乐而不为? 于是这些将士们也都乖乖的放下兵刃,先活命出去,回头再拿刀来找场子挽回脸面。 他们却不知道一旦这养成了习惯,斗志也就渐渐被消磨光了,经过这几年,金军一旦被数倍兵力于他们的宋军包围的时候,往往就等着宋军开口说这句话,就会投降。 这种恶习逐渐形成习惯的时候,战斗力也就大打折扣了。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若干年后金军遇到宋军屡战屡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活捉完颜亨的领军大帅,正是京湖战区制置使,前军都统制岳飞岳鹏举。 岳飞的兵力原来部署在襄阳,可是蒲鲁虎的中军避开了襄阳直扑黄州,岳飞率军追击。 路上岳飞收到了皇帝赵桓紧急送来的密旨,让他停止追击,转而包抄金军。 这是赵桓经过韩世忠战败的教训后做出的决定。 韩世忠的战败付出了惨痛代价,宋军损失了差不多二万人,这让赵桓深感懊悔。 自己洞察历史,一直小心的维护着历史轨迹,可这次却放任韩世忠组织不符合历史轨迹的一场会战,结果遭到了败绩。 这是赵桓穿越以来少有的一次败绩,也让他清楚的认识到,他取胜的法宝还不是强大的财力、众多的人口以及军队的数量。 其实,这些优势在宋金战争之初宋朝就拥有。 双方开战之初,大宋兵力总数、人口总数、经济总量和国土面积,都远远甩掉金国无数条街,可依旧被金国打的一败涂地。 因此,在冷兵器时代,人口,经济总量,兵力等客观因素往往都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决定双方胜负的,往往是军队的个人素质、整体素质,尤其是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兵种——骑兵的数量和质量。 这方面,开战之初的宋军远远不及金军。 宋军即便经过了两三年的磨练,依旧不是金军的对手,这一点必须有清楚的认识。 所以,赵桓不能再试错了,他要回归到制胜的基本法宝上——洞察先机。 而他清楚的知道,这次的金军南进,中路军将会从黄州突破长江,追击孟太后,从黄州追到江州再到同州,最后到吉安,然后再折返黄州,在黄州大肆杀戮抢劫。 金军的先锋部队大概二万人,会最远杀到吉安。 赵桓不打算将整个中路军全歼,他目前没有这么多兵力,也没有这个实力,也没有必要展开这样的生死大会战。 能把对方的先锋给吞下,歼灭其先头部队二万,这个战斗的胜利就足以击溃中军的。 所以在岳飞尾随追击金军的时候,赵桓的紧急圣旨送到了岳飞面前。 告诉岳飞不要尾随追击了,而是避开黄州,过洞庭湖经长沙,迅速前往吉州,并在吉州根据山形地貌准备打伏击战。 执行这一次长途奔袭的是岳飞的十万骑兵,能够快速机动到达吉州。 因为金军是一路寻找孟太后并四处抢劫,虽没抢到东西,却耽误了不少时间,当然也就被岳飞的日夜行军星夜兼程给赶超了,从侧面超到了他的前方。 岳飞根本搞不懂赵桓让他跑到吉州去干什么,但是之前的战斗取胜,他已经有过无数次这样的感触,他搞不懂的最后证明是正确的,所以这一次也同样如此。 虽然弄不明白却还是坚决的执行,带着中路军十万骑兵从长沙绕到了吉安,在这里布下了口袋阵,果然等来了金军二万先头部队。 岳飞根据之前观察的地形制定出了三面合围,一面放敌南逃,并在吉安附近低洼地带形成合围的作战部署。 果然取得了良好效果,将金军一举全歼,剩下的两三千人缴械投降,包括完颜宗弼的长子完颜亨。 岳飞瞧着跪在自己马前的完颜亨,心中升起的是对皇帝赵桓的无限敬仰之情,皇帝当真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丝毫不为过。 无数次的质疑又无数次的证明皇帝才是对的,已经让岳飞开始对皇帝有了一种近乎对神灵的一种敬仰,此刻更是如此。 岳飞瞧着完颜亨说道:“你带军侵入我大宋,虽然投降了,可以留你性命,让你用家产和女人来赎身,但是死罪可饶活罪难免,得让你留下点东西在你领军侵略的我大宋土地上。” 当下吩咐将完颜亨一只脚和一只右手砍了,挑在旗杆上示众。 其他的几个高级将领都砍去一只手挑在旗杆上。 当完颜亨睁睁看着自己的手脚被砍下来,鲜血直流,痛得死去活来的时候,他非常懊悔,后悔自己为什么跑到大宋来找死,在辽朝不好吗?跟辽朝人打仗不会打的这么辛苦这么绝望。 而现在后悔晚了,不过他心里却把仇恨深深埋了起来,少了一只手一条腿没关系,只要他还能动,他就能领兵。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