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安排部署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赵桓又说道:“朕派两个人陪同你去黄州,一个是资政殿学士滕康,一个是端明殿学士刘钰,太后意下如何?” 孟太后没想到皇帝赵桓还派两个大臣护送她,陪同她前往黄州,对她来说当然是好事,也省了路途之上与当地官府打交道的烦心事,她是不愿意跟官场的人搞什么迎来送往的。 如果有这两个官员随同,那这些应酬便有他们出面就好办多了,所以孟太后急忙答应了。 赵桓当即下令将滕康和刘钰叫到了福宁殿,与孟太后相见,对二人说道:“孟太后要到黄州探访友人,你二人随同前往,太后的安危由你二人负责,若太后有什么闪失,提头来见。” 滕康和刘钰急忙躬身领命。 心里却在想去黄州而已,能有什么危险呀?因为他二人同样不知道金军已经打到黄州城外又撤走了。 两人觉得皇帝这话有些危言耸听,却不知道这一去对二人来说是一场极其危险,充满变数的可怕经历。 接着赵桓送走了孟太后,把滕康和刘钰留了下来。 赵桓对二人说道:“你们到了黄州,要警醒,金军有可能会打到黄州来,你们要负责把孟太后护卫好,往南转移,而不是返回开封,因为金军很可能封锁了来开封的路。” 两人都吓了一大跳,惶恐的望着赵桓。 赵桓接着说道:“黄州城知州赵令成是个老实人,他是燕王赵德昭的后人,靠自己的勤奋中了进士,当了知州。 但这个人是个死脑筋,金军一旦攻打黄州,他很可能会留下与城共存亡。 你们两个告诉他,不需要死守黄州,他若不听,你们不管用什么手段都要把他带走,让他跟你们一起护送孟太后往南找安全的地方。 沿途事务由你们决定。如果他的想法跟你们不一致,以你们的为准,尤其是你,滕康。” 滕康忙躬身答应。 孟太后回到府邸,恰好这时温国公赵构的侧王妃,真实历史上的宋高宗赵构的贤妃娘娘潘玉妙,正好来孟太后家里拜访。 得知这个消息,潘玉妙便说道:“不知道我能不能跟太后一起去黄州走一走?” 潘玉妙作为赵构的家人,在赵构另立朝廷事情败露,负荆请罪,皇帝赦免之后,把她的家人都留在了开封,其实也就是当人质。 但是皇帝实际上并没有禁止她们自由活动外出,因为皇帝赵桓这时候已经不把赵构当成威胁,他也没有那个能力,既然如此,就没必要禁锢她的家人。 所以潘玉妙这话立刻便让孟太后点头说道:“好啊,我正愁一个人出去无聊呢,你要能陪我去,太好了。” 这潘玉妙为人十分乖巧,要善于奉承,跟孟太后很说得来,是孟太后家中的常客,两个女子既然兴趣相投,当然愿意一起结伴出游了。 当下孟太后马上叫孟忠厚再进皇宫请旨,看看潘玉妙能否跟她一起去黄州。 赵桓当然同意了,因为历史上这位宋高宗赵构的潘贤妃也的确是跟孟太后一起到黄州,然后从黄州一路南逃的。 潘玉妙替赵构生了赵构唯一的儿子,可惜在前不久去世了,潘玉妙为此伤心欲绝。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月了,她还是没有从痛苦中恢复过来,所以想借这个机会出游散散心。 她原本不指望能够得到皇帝的许可,毕竟她丈夫赵构曾经另立朝廷,十足的反叛,皇帝怎么可能让她的家人随意走动呢? 却没想到皇帝二话不说便答应了,这让潘玉妙又是感激又是惭愧,如此仁厚的皇帝,丈夫应当好生辅佐才对。 于是第二天潘玉妙便陪同孟太后启程前往黄州。 他们前脚刚出发,赵桓立刻便下了一道圣旨,给江州沿江制置使康炯,康炯还有一个名字叫杨惟忠,这也是一员赫赫有名的战将,他的祖上是仁宗时代的都部署(都总管)康保裔。 康炯少年从军,在西夏抗击西夏军的进攻,屡立战功,还修建了平下城,威震西北,方腊起兵造反的时候,康炯携军前往平叛,韩世忠是他一手提拔的。 他战功屡屡,在真实历史上当到了大元帅府都统制,北道都总管,后来因为苗刘兵变被牵连夺去官职。 最后由于金军的入侵,宋高宗没有人可用,马上又启用了他,让他屯兵江州,任命为江州沿江置制使。 在孟太后从黄州南逃的过程中,康炯率军沿路护送。 他虽年事已高,依旧冲锋陷阵杀敌无数,也算是宋军战争中值得浓墨重彩描绘的一位战将。 此刻,他同样因为苗刘兵变牵扯,到他被夺去官职降为承节郎,复州防御使,江州安置。 既然孟太后要去黄州,那么赵桓就必须按照历史的进程启用康炯,所以这道圣旨就是任命康炯为江州沿江置制使。 圣旨以八百里加急紧急传往江苏。 孟太后和潘玉妙带着一百多随从亲兵护卫,在滕康和刘钰两位大臣的陪同下前往黄州。 他们到达黄州之后,黄州知州赵令成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 赵令成是赵德昭的后代。这一辈早就没有了爵位,不过他凭借自己的本事,科举及第成为了黄州知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