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罪责一人扛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赵桓说道:“他没事,叛军并不想抓他,只是想杀他身边的太监和几个得到他格外器重的幕僚,又或许他们压根只是把这个作为借口,想做点别的,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占据杭州城。 罢了,这些扯远了,先说说你吧,老九赵构给太上皇写信,太上皇干嘛来找你?他自己不会跟朕说或者去想办法吗?” 郑氏可怜巴巴的望着赵桓说道:“当时陛下龙威正盛,对金作战又连连大捷,又杀了不少不遵圣旨的忤逆之辈,加上太上皇之前曾经在江南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让人误会他想另立朝廷。 所以他担心他出面保黄潜善和汪伯彦的话,会让陛下疑心他插手朝政,想让我来从中斡旋。 我很为难,虽然陛下很孝顺老身,可是在朝政大事上陛下是半点不会含糊的。 我知道,汪伯彦和黄潜善挑唆老九登基为帝,另立了一个朝廷,虽然事出有因,但毕竟居心叵测,断不能轻饶。可是九儿信中哀求相救,老身又不忍心拒绝。 所以,我思索再三,决定去找孟忠厚先把这案子压下来。 其实,当时我并不想假传圣旨的,到了皇城司,见到孟忠厚之后,我原本想求情,让他看在我的老脸上,能不能把这案子压下来? 结果我说了这个要求之后,他就问我是不是皇帝的意思?我不知道怎么回事,鬼使神差的就点头了,说是陛下的口谕,正好我在那儿,所以让我来转述的,不信让他去问陛下。 他当然不会去问,于是就答应了,说既然皇帝陛下有口谕,他自然会遵从。 我出来之后就很害怕,也很后悔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其实只是帮忙而已,成不成的我又何必在意。 可是那一刻偏偏就这么做了,后悔也没用,陛下把我发配沙门岛,也是我罪有应得,我不怨陛下。” 说着放声大哭。 就在这时,侍从进来禀报,说太上皇驾到。 赵桓依旧坐在龙椅上没起身,甚至都没朝门口瞧,只是端了一杯茶慢慢喝了起来。 太上皇快步进来了,见到赵桓没有起来见礼,不由心里便咯噔一下,在以前,不管出了什么事,赵桓见到他都会抢先上前施礼的,先行父子礼再论其他。 可现在自己这个大儿子见了他不予理睬,这只能说明一件事,自己不知道什么地方又捅了大篓子,惹得皇帝儿子连跟自己施礼的兴趣都没有了。 那就说明,在皇帝心目中自己的这个罪过绝对无法饶恕,只是碍于两人父子之情不得已只能按下,他想到这额头便开始冷汗直冒。 主动上前躬身道:“陛下,叫老拙有何吩咐?” 赵桓这才把茶杯放下,对太上皇拱了拱手说道:“是这样的,太上皇后接到老九赵构的信,托她帮汪伯彦、黄潜善脱罪,于是她假传圣旨让孟忠厚把案子压下拖了两年。 若不是有人说到这个案子,朕以为这案子早就处理了,却没想到这两个人依旧逍遥法外,所以朕刻意来问一问太上皇后娘娘,她承认了这件事是她干的,并主动认错。 而且她向朕说了想出海寻仙访道,想去沙门岛,那个地方毕竟人称仙地,或许在那能得到成仙也未可知。 朕见娘娘如此诚心,也不好阻止,便答应了,明日太上皇后娘娘便要启程前往沙门岛寻仙访道,所以还请太上皇过来辞过行。” 太上皇立刻就明白发生了什么。 不过他心中暗自侥幸,这件事太上皇后郑氏自己扛了下来,没把自己供出来。 不过他很快发现不对,因为赵桓说这件事的时候完全是满是讥讽的望着他,显然他知道幕后真相,这件事的主使就是他太上皇,只不过没有说穿,留他一份颜面,也是给他一个警告。 顿时太上皇额头冒汗,拱手道:“陛下,好,这个,那个……” 他一时间却不知该如何说了,生怕说错了把自己给连累进去,若不解释又觉得过意不去,支支吾吾的不知说什么好。 赵桓摆手道:“你不用说了,朕一切都明白,你还是跟娘娘你们道个别吧,她这一去也许就得道成仙羽化而去,以后还能否相见那都未可知了。” 太上皇惶恐的点了点头,涨红着脸说不出话。 赵桓起身往外就走,走出几步之后没有转身,阴恻恻的扔下了一句话:“因为是两年前的旧案,朕才没有深究。不过,朕今后不希望再听到假传圣旨这种事。” 太上皇急忙躬身道:“是是,老拙谨记。” 赵桓迈步离开了,等他走之后,太上皇后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太上皇一个劲的唉声叹气,却无可奈何,只能拱手对妻子郑氏说道:“这件事委屈你了,当初是老拙处置不周,没想到会弄成这样,唉。” 郑氏哭着说道:“这都是命,我认了。” …… 第二天。 郑氏带着一些金银细软和几个随从,坐车悄然离开皇宫,前往沙门岛。 太上皇一直送她到宫门口,才洒泪而别,没有人知道太上皇后这是要去哪。 太上皇后只能孤零零的上路,从开封到沙门岛路途还是比较远的,好在现在金国还没有入侵,因为沙门岛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