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南洋橡胶种植园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这场风暴也使得整个大宋各地都知道了皇帝圣旨可不是开玩笑的,抗旨不遵处斩这句话是绝对会兑现的。 那些看着江南软对抗朝廷几个月都没事的官员和权贵们还以为有了领头羊,以后皇帝再要叫坚壁清野的时候可以商量着办了。 可现在有这种想法的人恨不得都抽自己几个耳光,同时也侥幸还没有发展到自己这一步,否则学着江南的这些人软对抗,那人头落地可就放不回去了。 …… 赵桓的一系列措施得以迅速而有效的执行,比如沥青路面。 派往四川广元龙门山开采天然沥青的进度非常快,沥青矿已经开采了出来,并且经过调配测试,找到了最佳比例,通过海船一直运到了开封,并开始修建开封到应天府的这条官道。 因为这条官道地处平原,修起来要省事的多。 按照赵桓的要求,先修一侧再修另一侧,这样不影响通行,这第一条也是用来前世得来的经验。 赵桓将整条路分成了若干段,分别由不同的工程队施工。为此赵恒准备专门成立路桥建筑总公司,将路政工程纳入规划。 大工程不能由朝廷出面修建,一来会滋生大量的腐败,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二来质量也难以保障,他要的就是质量,所以他成立了自己的专门的皇家路政建筑公司。 三个月后第一条柏油路建成通车。 赵桓安排了剪彩仪式,这种仪式在宋朝也没有,所以文武百官十分新奇,剪彩从开封的大门东门外进行,文武百官皇亲国戚,乡绅名流全部到场,热闹非凡。 看了赵桓将红绸子剪断叫做剪彩,意味着道路被打开了,整条道路可以通行了。 很多人争相跑上这条黑色的柏油路,来感受一下道路的品质,孩子们在柏油路上蹦蹦跳跳,有车有马的,争先恐后的牵着上路,感受一下柏油路带来的平整的感觉。 赵桓也亲自坐着他的皇家马车在马路上,以各种速度奔驰了一段距离,他又换成马骑行了一段路,总的来说比之前的土路那要强上不知多少倍,至少再没有坑坑洼洼的感觉。 只可惜现在的车轮都是木头做的,没有减震设备,更没有充气轮胎,减震性能不行,因此即便是平整的柏油路,坐在马车里还是震得屁股痛。 看来有必要大规模引进橡胶了。 后世的橡胶树种植绝大部分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和印尼,橡胶产量占到了世界的九成,因为那里的热带气候非常适合种植橡胶。 只不过,宋朝时期,橡胶还没有人知道他得巨大用途,所以还长在南美洲亚马逊丛林里。那是橡胶树的原产地。东南亚等地都还没有橡胶树的半点影子。 但是这一次,高远鸿从美洲回来的时候,不仅带来了土豆、红薯、玉米、烟草,还带来了数百袋的三叶橡胶树种子。 这些橡胶树种子是赵桓告诉他,他让印加土着从亚马逊从林采摘来的。 赵桓要把这些橡胶树种子拿去南洋种植。 橡胶园需要大量的人力,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自己现在有的是人口,可以把这件事提上日程了。 回到皇宫,他马上把他的第九个妹妹仪福帝姬赵圆珠夫妻叫到了福宁殿。 赵圆珠嫁了一个探花郎,并且这探花郎家里也是一个富商,有偌大的家族产业。 此人金榜题名,被太上皇招为驸马。 赵桓还是很了解这对夫妻的,对他的丈夫公孙相很是看好,只不过这次交给他的任务有些困难。 他想让公孙相担任橡胶种植园提举,去三佛齐,也就是马来西亚和爪哇,也就是印尼,在那里组织橡胶树种植。 当赵桓把自己想法告诉了公孙相之后,公孙相激动之下又很惶恐的望着他夫人。 他是个妻管严,赵圆珠有些不解的望着皇帝赵桓,说道:“陛下,不是我想给你拆台,只是三佛齐和爪哇都太远了,而且他又不是去一趟就回来,要在那儿干很多年。 那我们夫妻俩不就两地分居了吗?我们还没孩子呢。” 赵桓说道:“我这不是跟你们商量吗?种植园的确不是一个轻松的差事,因为他要去的地方远远比不上大宋,所以如果你们拒绝,没问题,朕我不会怪你们的,另外找人就是了。” 他望向公孙相,又说道:“只可惜我信得过的人不多,而这项工作又非常重要,所以才找你们。” 简单的两句话,让公孙相激动得鼻涕泡都快冒了,能够被皇帝这么说,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他把心一横,对妻子赵圆珠说道:“娘子,你让我去吧,好男儿志在四方,陛下信得过我是我的荣幸,如果不为陛下效力,那么枉读圣贤书。” 赵圆珠犹豫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她对赵桓说道:“陛下看中他是他的福气,拒绝也是不合适的,这样吧,我陪他去,等到我怀了孩子我就回大宋。 我希望孩子在读书前他能够回来,您看可以不?因为读书孩子就有记忆了,身边没有父亲对孩子不好。”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