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远洋购粮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兵团要实行军事化管理,除非辞职不干回家,否则要严格的实行军事化管理,才能保证大规模集约化的经营和耕作。 在兵团实行军妓制度,花的钱不多,却让他们不用操心生理的问题,而且还方便管理,可以找郎中定期对军妓进行检查,并采取一些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避免疾病的流行。 否则疾病一旦流行起来,对劳动力的损耗是很大的,” 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也就是后世很容易解决的套套问题,是用来防止花柳病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 由于橡胶还没有发明,要想制造出后世那种又薄又有感的套套,现在还做不到,但是可以把它作为研发的方向。 橡胶制品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一环,是时候投入研发了,不过那都是后话,现在解决这个问题的便只有事先防范,事后医治,随时观察。 所以要配备大量的郎中,定期对这些人进行体检,并运用中医的消毒杀菌的药材做好清洁防范工作。 赵桓又说道:“除了菲律宾之外,印尼也就是爪哇国的很多地方也是适合水稻种植的,还有三佛齐,跟我们关系很好,他把马六甲海峡都给了我们。 三佛齐国土相对比较大,人口却很少,同样可以派人到那儿开垦耕种,但是那地方距离大宋毕竟太远,在前期还没有必要,可以作为后备先派人进行了解,为下一步耕种做准备。 另外还有个地方也可以作为重要的水稻大规模种植区,那地方就是琉球往北的一个很大的岛,这岛没有正式的名字,我准备把它叫做台湾。 那里现在也没有任何政权的存在,只有一些土着居民,人数非常少,它东边是高山,西边有广阔的平原,适合种植水稻。” 台湾作为蛮荒之地,这时候的大宋还没有派兵驻进,要到南宋才派兵驻扎澎湖。 台湾距离大陆非常近,也适合种植水稻,也能做到两熟,当然因为它地理位置比较靠北,种植水稻的优势比不上菲律宾,它没有成为世界十大水稻产量。 所以只因为它距离大宋很近,很多人都知道把它作为一个跳板,到那儿进行开发种植。会有很多人愿意去,离得近,这是优势。 而且水稻能两熟也是不错的,土地也够肥沃,不需要大量的翻耕培育就能够获得比较好的肥料用于种植。 赵桓又接着说道:“海外农田开垦毕竟是一个长期项目,短期之内不可能见效。 而现在我大宋的粮荒已经初见端倪,东南亚这些跳梁小丑在掐我们的脖子。 所以我们必须开拓更广阔的购粮渠道,跟其他国家搞好关系,从他们那儿买到平价的粮食,就让吴哥王朝等这些趁火打劫的小丑们的粮食烂在他们的谷仓里吧。 而且,我还要下令对于敢从他们那购买粮食的国家,将会实行贸易禁运,并使用必要的军事和经济惩罚手段。” 大宋现在可以说是世界经济中心,如果被大宋贸易禁运,很多国家会非常难受,他们的大量的生活生产用品都是严重依赖大宋。 而事实上东南亚这些国家的粮食,除了卖给大宋,其他蕃国需要的量非常少,他们也就是趁火打劫罢了,真正不买他们粮食该慌的是他们。 赵桓接着说道:“我会让皇家海军进驻附属海域,并断绝与吴哥王朝等东南亚这些趁火打劫的蕃国做贸易,看看他们从粮食上挣到的钱,能不能让他们笑到最后。” 朱皇后叹了口气,说道:“最终受苦的还是普通百姓。” 黄小润道:“两国交恶,受苦受难的当然是百姓,但是如果不以恶制恶,那就他们笑我们哭,他们看着我们受难,赚我们的血汗钱,甚至踩在我们尸体上跳舞,这是不公平的。” 朱皇后又叹口气说道:“你说的对,不得已而为之。” 赵桓说道:“不得已而为之,我是不愿意跟任何国家交恶的,只要他们对我们心存善意,我们愿意十倍来回报这种善意,可是愿他们若敢蹬鼻子上脸,欺负到我们头上,那我必十倍还之。” 黄小润说道:“陛下英明!” 朱皇后又轻轻叹息了一声,也点了点头。 她还是心太善,当然作为皇后心善是好的,再怎么样也比心恶要好。 黄小润又说道:“陛下,刚才还没说如何缓解我大宋燃眉之急的缺粮问题。 如果我们封锁与吴哥王朝等东南亚商国的贸易,甚至封锁他们的海域,断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那我们可能就更无法从他们那买到粮食了。” “缺了张屠夫还吃不到褪毛猪吗?东方不亮西方亮,他们不卖自然会有人卖,只不过绕点远路罢了。” 听这话赵桓然已经有了计划,黄小润激动的说道:“那咱们跟谁买啊?” “南亚的朱罗王朝以及印度半岛上的其他藩国,那里也是重要的水稻产地,这些朱罗王朝和他周边的藩国,姑且都称它为古印度吧,我是这么叫的。” 赵桓嘴中所说的古印度就是印度半岛上的众多小国,宋朝时印度半岛上有大大小小的十多个小国,其中最强大的就是朱罗王朝。 曾经在马六甲海峡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