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皇家保险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赵桓接着望向包永谷。 赵桓说道:“朕要开办一家皇家保险商行,知道什么是保险吗?” 宋朝并没有出现现代意义的商业保险机构,当然有类似于社会福利保障的一些机构,如福利院之类的,但那不是赵桓根据后市保险公司的模式想推行的。 赵华要创建的是宋朝的保险公司,而不是福利社团,对于这个包容谷就不知道了。 包永谷下意识的想摇头,不过皇帝问到这么重要的事,很可能需要让他担任这方面的官职,如果自己一窍不通,那皇帝会不会放心的把职务交给他,这个就难说了。 因此他在脑海中飞快旋转着,思考着与保险两个字有关的商业信息。 突然眼睛一亮说道:“臣推测,这皇家保险商行是不是将来流行的商人之间的互保?” 赵桓看过史料,知道在宋朝江南经济发达地区,对于一些大型的商业活动,由于风险巨大,一旦损失那就会倾家荡产,为了避免这个结果,实现风险分担,往往会一些大型的商家相互联保。 比如在长途贩运或者远洋航运这样的高风险行业中,一旦出现货损,只要证明损失不是自己人造成,那么联保的这些商家就分担他的损失。 不管是谁出现这种情况,都会把风险分担给其他人,从而使得风险最小化。 当然参加这样的商家联保的,都必须是相互信得过的一些老客户,很多都有亲戚关系,并且也仅限于高风险行业。 有点类似后世对于卫星发射之类的高风险行业,有多家航空公司分保的模式。 因为这样的保险利润非常高,拿出一部分利润给其他公司联保,出了风险大家一起分担,免得一旦出现事故,保险公司就会赔得破产倒闭。 这时代的商业联保已经具备了后市保险公司的一些主要业务,赵桓点点头说道:“想不到你居然也知道。” 包永谷说道:“臣的家在江南就参加了海运商队的联保,一共有十五家,我们家是其中一家。 这十五家任何一家在海运中遇到风浪等特定事故,损失就由十五家一起分担,损失就降到了十五分之一。 虽然事故不会是时常发生,但一旦发生,就有了基本的保障,我们包家就出过一次,数十艘船全都在风浪中沉没了,货物全没了,也死了不少人。 那一次如果不是参加了联保,我们包家的产业就会赔个血本无归,甚至还要倒欠钱呢。” 赵桓更是高兴,说道:“你既然有这样深刻的切身感受,想必对保险这一行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朕开办的这家商业银行,不仅要为远洋航运提供保险服务,还可以提供人的寿命保险,医疗保险,家财保险,车马保险等等。” 赵桓开始把后世常见的险种简单的给包永谷做了个介绍,包永谷听得目瞪口呆,原来还可以这么操作。 赵桓说道:“保险公司基本的功能就是集众家之财来抗拒小概率出现的巨大风险,就像你们家曾经遇到过的那样,一旦遇到了风险,将风险分担,那么就不会让家人倾家荡产了。 当然朕的皇家保险商行是要交费的,不像你们的同行联保,这种交费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 所以你们要对每一个险种能够提供保险的成本营销价格,险种理赔等等,都要做出周密的研究和测算。 刚开始可以集中一些小的,数量多的保险业务,先把民生推出去,让百姓熟悉商业保险。 朕开办的商业保险也是这个目的,不是为了赚钱,当然要适当赚一些钱,至少要保持保险商行本身的营业额并略有盈余,这保险的目的还是要惠及民生,让广大百姓能够从中获利。 比如商业保险,比如医疗保险,很多人生病吃不起药看不起病,但如果花很少的钱买了医保,一旦出事就能够通过医保解决看大病的巨额开销。 当然这是前期,在将来朕会逐渐推行全民免费医保,那是将来的事,在此之前要实行过渡。 总之先易后难,你有信心搞好这项事业吗?” 包永谷躬身说道:“臣定当尽心竭力,不辜负陛下的圣恩。” “朕同样给你一千万贯的启动资金,用来设立保险商行,同样跟房地产商行一样,保险商行也要先从重要城镇开始设立,并逐渐向其他州县城镇推广。 争取在将来每个州县都有一家皇家的保险商行的分行,你的职责就是把保险商行办起来。” …… 几天后。 金国派了一个使臣来大宋发布檄文,向大宋展示他们的武力,要向大宋再起刀兵。 赵桓让礼部不用管他们的食宿,而且派了一个老太监带了几个小太监前往接见金国使臣。 老太监对金国使臣说道:“官家说了,让你们把带来的檄文在皇城前御街高台上宣读,宣读完毕就可以回去了。 对了,那高台是专门杀人用的。” 金国使臣一听鼻子都气歪了,同时又觉得不可思议,按理说帝国送达战斗檄文这种事皇帝是不会轻易向百姓透露,毕竟金国要进攻大宋,百姓要知道这个消息那还不吓得魂飞魄散,搞得天下大乱。这章没有结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