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大和国法皇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当然这一时期中亚已经不是当年的阿拉伯帝国大一统时代,现在是群雄割据,这反倒给赵桓机会。 毕竟两国作战,对方如果是一盘散沙,那远比统一起来形成的强大中央集权要容易对付的多。 等到对金战争取得初步胜利之后,赵桓将会通过河湟地带这条通道进军中亚,控制阿拉伯战马的主要产地。 另外中亚还有非常重要的石油,以及有一个世界排名前列的金矿,这两样东西在这个时代没有人知道它的价值,赵桓也不会过早的披露,等到拿下甚至移民之后再做打算。 陆地上的金矿开采赵桓会非常谨慎,它不同于原本就杳无人烟,本来是原始部落的印尼群岛和一片荒漠的澳大利亚,这两处都孤悬海外,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能够有那种能力到那儿去大规模开发。 当然这一切的宏伟蓝图,赵桓也没有必要告诉刘锜或其他人,一切都在他计划之中。 不过赵桓会做一些前期准备,他对刘锜说道:“你要留意陇右都护府通往西域的贸易之路,要鼓励和保护商人通过这条道路进行长途贩运。 要给予来自西域的商人足够的必要的优惠和庇护,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这样在西域商人中树立良好的声誉,为下一步我们从西域购买战马打好基础。” 刘锜忙躬身答应。 他其实对皇帝的这个宏远规划有些不以为然,很简单,一来大宋现在穷的连士兵的犒赏都没钱发了,哪来钱从西域买战马?二来千里迢迢的把战马弄来,远水解不了近渴吧。 不过刘锜身为将门之后,对战局和周边局势也有足够的了解。 他跟他爹在西域长期作战,对西域环境也非常了解,他也知道大宋现在缺马,而南边的马都不适合在北边作战。 他也见过来自中亚的阿拉伯马,那种马速度远超蒙古马,同时耐力也不弱,非常全面,如果大量地使用阿拉伯马,训练出一支精锐的骑兵,是足以对抗女真骑兵的,这倒是一条思路。 既然皇帝交办了,他就必须把事情办好,当下躬身告退。 赵桓回到福宁殿的书房。 这里,朱皇后、黄小润和李清照正在帮他批阅奏折。 见他进来,赶紧起身施礼。 赵桓坐下之后,问道:“有没有什么重要的折子需要我及时处理的?” 朱皇后便将一份折子递了上来,却是礼部尚书李回呈交的。 朱皇后说道:“大和国派使臣来,递交了一封他们的白河法皇的国书,希望我们能将一批佛教经书典籍的副本出售给白河法皇。 他愿意以重金购买,又或者大宋需要什么大和国的东西,也可以用来交换。” 赵桓一听,不由心头一动。 如果能够打入日本权力核心,利用日本的势力进攻金朝,从后方掏它的老巢,利用日本海的天然屏障,进可攻退可守,绝对是金国最头痛的。 但是要想控制日本那可不容易,这倒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日本主动上国书,虽然只是索取佛教经典,但是要知道在宋朝,大和国,也就是日本,跟大宋没有朝廷方面的正式交往,没有派遣过使臣。 虽然民间商务往来非常频繁,但是正式的朝廷之间的交往却没有,也就没有办法跟日本搭上关系。 而现在日本的真正掌权者白河法皇来了国书,正好以这个为借口与日本交往,伺机而动。 赵桓是学历史的科班出身,不仅学中国史,也学世界史,所以对日本的历史也是很了解的,他知道这个时候的日本天皇跟大臣藤原氏争权夺势,斗的不可开交,藤原氏家的人长期霸占关白一职,与天皇抗衡。 关白也就是宰相。 按照大和国的规矩,皇帝的圣旨必须经过关白,也就是大和国宰相签署,才能正式颁布,关白不同意发布,圣旨就成废纸一张。 相权严重制衡皇权,使得天皇很难受。 为了避开关白对皇权的掣肘,这位天皇直接把皇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儿子,然后当上了太上皇。 太上皇在日本叫做上皇。 太上皇下达的圣旨就不需要藤原家族掌控的关白的审核了,太上皇身边也聚拢了一帮的朝廷大臣。 不过他儿子很快就死了,在他的坚持下,皇位交给了他的孙子,也就是鸟羽天皇。白河出家,称为法皇。 鸟羽天皇当没多久,在白河法皇的干预下,又让他的孙子鸟羽天皇把皇位传给了更小的崇德天皇,而这个时候的崇德天皇才八岁,所以大权都在这位白河法皇的手中。 他已经七十四岁了,这位白河法皇成为了大和国,也就是日本的实际控制者。 但是,平安时代的大和国,局面十分混乱,地方武装拥兵自重,而天皇势力相对微弱,所以如果大宋皇权愿意帮助白河法皇,他一定会非常高兴,当然这种介入必须要让对方不会心生警惕。 然后用温水煮青蛙来介入日本的政权,赵桓会利用他对日本历史的了解,对日本历史轨迹的走向来四两拨千斤。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