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黄河边凌迟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赵桓又接着说道:“你再组织工匠研究一下,对现在的海船如何进行改善,要改造出至少两艘船,专门用来运输马匹,马要有足够的活动场所,而且要干净卫生,不能传播疾病。 即便有一批病马,也不能相互传染,要有足够存储干净卫生的马料的场所,以及马的饮用水都要考虑到。 具体跟太仆寺卿王棣去沟通,他们会派人协助你,告诉你海上运输马匹的注意事项和设计要求,你们按照太仆寺的要求来设计制作,马上进行改造。 一个月内必须完工,一个月后朕的远洋舰队就要出发了。” 刘益又赶紧躬身答应了。 赵桓说道:“你先下去把这些落实了,后面朕想到什么新的要求再交办给你。” 刘益忙答应,退了下去。 这时邵成章快步进来,躬身说道:“陛下,大名府知府杜充前来拜见。” 赵桓笑了,之前他下旨传杜充回京,就是因为这家伙是掘开黄河河堤,几百年之后造成黄河决堤冲毁无数粮田,造成上百万人死亡的罪魁祸首。 正是这一次决堤,导致黄河改道,从东北入海改为东南,并且夺淮入海,夺去了淮河的入海口之后,淮河水就四下翻了,造成淮河流域更多人的死伤,可以说是千古罪人。 他造成的滔天罪恶,某种程度上甚至比秦桧更甚。 赵桓扭头对身边的曹晟说道:“你带一队人马把这杜充挡到黄河边去,在黄河岸上把他凌迟处死,他的肉扔进江里喂鱼,现在马上执行。” 曹晟赶紧躬身答应。 又小心的说道:“陛下,这罪名……” 的确杀人必须要有个名头,否则就是暴君滥杀无辜了,毕竟杜充决黄河那是后来的事,这时候他还没有什么把柄。 赵桓略一沉吟,说道:“杜充在金人驻扎期间,按兵不动,听任金军在眼皮底下逍遥,然后扬长而去,有损国威。 暗地里跟金人暗通款曲,得到了金人的贿赂,这才按兵不动,这是通敌谋反的死罪,所以处以凌迟。” 曹晟答应了,随后便急忙出。 皇城外杜充正坐在那喝茶,意得志满,皇帝亲自下诏传他,肯定是有所赏赐,说不定还要升官。 正憧憬着,曹晟阴沉着脸,带着一队侍卫快步走了进来。 杜充赶紧起身,陪笑说道:“将军,这是……” 曹晟二话不说,一挥手:“把他拿下带走。” 侍卫上前摘下他脑袋上的乌纱帽,扒掉了他的官服,随后将他五花大绑。 杜充吓坏了,哀嚎着说道:“将军这是何故啊?” 曹晟冷声道:“传陛下口谕,杜充私通金国,在金军驻扎相州期间,按兵不动,纵容金军烧杀掳掠,罪恶滔天,黄河边凌迟处死。” 杜充吓得魂飞魄散,这对他来说的确是冤枉的,他倒没真没有私通金国。 他又哪里知道皇帝杀他是因为一年后他决开黄河堤,淹死了百万人,给宋朝带来巨大灾难,用他未来的罪杀他只能找个借口,而且这种事谁又能查得清楚。 他还要大喊冤枉,曹晟不耐烦,一挥手:“把他嘴堵上。” 几个侍卫上前把他袜子扒了下来,塞进他嘴里,然后牵来了一辆囚车,把他关在了囚车中,削了一块牌子插在囚车上,通敌谋反,然后用铅笔画了一个大大的叉。 接着又调集了一队人马押送,浩浩荡荡离开了皇宫,前往黄河岸边。 要穿城而过,很多人都来看热闹,看到了囚车上竖着的牌子,通敌谋反,对于百姓来说,通敌两个字是最痛恨的,他们遭受金人的劫掠太苦了。 于是各种土疙瘩,臭鸡蛋纷纷朝他身上招呼。 杜充嘴巴被塞上了,只能发出呜呜的呜咽声,他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要杀他? 不过他做的恶事可不只是掘开黄河这一件事,他实天性好杀,在镇守大名府的时候,就曾经用各种名头杀了不少手下立威。 或许就是因为这些惹下了麻烦,招来横祸,皇帝连见都不见他甚至也不送交审判,直接处斩,而且还是凌迟,肯定是因为什么地方得罪了皇帝了。 一路上不少的百姓跟着追打着,若不是侍卫护卫,只怕会冲上来把杜充给撕了 在大内侍卫亲兵的押送下,一路将杜充押到了黄河岸边,这里已经有人立起了一根柱子,殿前司的禁军已经设起了层层护卫。 囚车到之后,把杜充押到了黄河岸边,绑在了木柱之上。 曹晟再次大声宣布了皇上的圣谕,下令凌迟,并把割下来的肉扔进水里喂王八。 赵桓之所以这么决定,就是要让让杜充的血和肉来告慰那百万死去的亡灵,他决黄河淹死了这么多人,就让他的血肉在黄河岸边祭奠。 于是曹晟下令割三百六十五刀,而且要在最后一刀割刀之前不能死。 虽然已经是傍晚时分,但他并不准备等到第二天再割,而是挑灯夜战,侍卫全部都举起了灯笼火把,很多人熬夜都在看杀人。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