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合伙开金行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黄大郎吓了一大跳,目瞪口呆的望着赵桓,在琢磨赵桓这话到底是开玩笑还是说真的。 赵桓说道:“朕个人给你一百万贯,作为启动资金,然后你看你能筹多少钱,都入伙,这样咱们俩就成了合伙股东了。 但是这件事不许说出去,只有你我知道,朕入股的事当然不能说,衙门登记的时候就用假名,叫赵老大吧。 给你三天时间去买下一个够办一家大钱庄的临街的铺面,然后创办商业金行,名字就叫神州金行,朕只做幕后股东。 金行的所有营业全部由你全权负责,但是不能动用你御前侍卫的身份,不管任何事情,你都必须按照一个商人的身份来进行。 如果朕知道你动用你公家的身份,朕就会免掉你的所有的职务,你听到了吗?” 黄大郎这才确定赵桓说的是真的,又惊又喜,又是惶恐,赶紧跪在地上磕头,说道:“臣叩谢陛下,臣一定用好每一文钱去赚钱,不辜负官家的恩典。” “这样就好,你把金行办起来,然后朕让皇家金行将一千万贯贷款发放到你的金行,贷款年利率百分之三,怎么样?” 黄大郎激动的都在发抖,说道:“这么低的利率,那我们贷出去能挣很多钱了。” 要知道宋朝的民间借贷利息,普遍的贷款利率都在百分之一百左右。 虽然王安石变法只规定收取百分之二十的年利率,已经降了很多了,但是由于执行过程中,酷吏们根本不按规矩来,把利率直线往上升,有的甚至超过了百分之百的利率。 所以黄大郎从朝廷得到一千万贯的百分之三利率的钱拿去放贷,那利润空间简直太丰厚了。 不过用钱去放贷,不是赵桓办理金行的目的,他设立金行,目的就是要把钱送到需要用钱发展生产的作坊、商铺经营者手中,扩大生产。 只有整个大宋的生产发展起来了,他这当皇帝的才能收到更多的税,也才能挣到更多的钱,这才是正途,而不是放高利贷来盈利。 赵桓摇头:“咱们的商业金行将来要扩大到全国,争取每个州县都要建立分行。 要有长远的目光,咱们商业金行的放贷利息不能定得太高,不能超过百分之十五,下限为百分之三,毕竟你从皇家金行取得贷款就是百分之三,总不能做亏本买卖吧。” 黄大郎连连点头,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十五那也是非常可观的利率收入了,很多商家都会愿意要的。 高利贷贷款的月息至少是百分之百,很多人借一笔钱一辈子都还不清的。 赵桓点头说道:“高利贷是朕下一步要打击的重点,你放利息那么低,肯定会冲击那些借高利贷为生的人,他们可能会对你动手。 所以你的个人安危和金行的安全一定要有保障,你可以招聘看家护院和金行的护卫队,人数只要不超过一千都没问题。” 黄大郎更是高兴,连连点头。 赵桓又说道:“你发放贷款的时候,如果有人动用权势强迫你发放贷款,你先不要跟他冲突,先答应了,再把消息通过皇城司传给朕,朕来对付他们。 朕要看看天子脚下有哪些恶势力在欺行霸市垄断市场,借着这个机会也一并除了。” 黄大郎忙点头答应。 赵桓又接着说道:“你要记住,贷款要向中小型作坊商铺倾斜,只要这些人踏实做生意,即便抵押不够,也可以发放。 要建立起良好的信誉,尤其是那种踏踏实实做生意,又做了不少年的老字号,更要扶持,这种老字号轻易不会毁了招牌。” “这个臣知道,臣以前放贷就是这么琢磨的。” 赵桓笑道:“朕忘了你在放贷这一块比朕有经验,那朕就放心了。 对了,咱们的商业金行可以吸纳存款。但是在吸纳存款的时候有两个问题要注意。 第一,把钱存到咱们的银行要给利息,利息要根据存钱的时间长短来定,最高的可以给到百分之四,多少你来定,定一个适合市面上借贷的存款的利率。” 黄大郎有些迷惑,说道: “所有的钱庄,拿钱去存都是要交保管费,有的保管费很高,百分之五呢,从没有说存钱钱庄还要给利息的,而且存的时间一般都不会太长。” 赵桓说道:“所以咱们要反其道而行之,人家把钱拿给我们,我们就要拿这个钱去挣钱,当然要给别人利息了,就跟放高利贷一样。 用这种方法就能吸纳到大量的民间闲散钱财,反正他们放在家里也是放着,存到钱庄还有利息。 那些家里存着钱的人都会把钱放到咱们钱庄里来,咱们的金行不就可以拿这些钱去投资了吗?” 黄大郎挠挠头,苦着脸说道:“可是哪有那么多要钱用钱的人啊,好多人借钱都很谨慎的,必须要付利息。 当然官家定的这么低的利息,我相信肯定会有很多人来贷款的,可是官家拿了一千万贯,这个钱只怕几年之内都借贷不完啊,没那么多人要贷款的。” 赵桓笑道: “朝廷及地方衙门很多要用钱的地方,朝廷和地方衙门借款,只能向商业金行借,不能直接向皇家金行借。 比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