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衙门更换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梅执礼忙躬身答应:“臣明白了。” 嘴上说明白,肚子里却嘀咕,不明白又能怎么样,官家既然都拍板了,作为朝廷大管家他就只能到处去抠钱来解决问题啊。 赵桓说道: “另外,朕要在文思院设立皇家科研所。是专门进行发明创造的组织,属于皇家,所有开支都从皇家支出,研究成果也归于皇家,朕在这里跟诸位说一声。” 科研这个词太超前了,在场的没人听得懂。 赵桓接着说: “科学研究非常重要,它能提升生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强盛。 比如这一次开封保卫战,朕就让军器监弄出了一个重力投石机,用这玩意儿准确的摧毁了金军几乎所有的人力投石机,就是新近研制出来的。 之前的人力投石机是做不到的,石头没办法扔出这么远这么高,这就是科研的结果。 朕会把科研寺会分成若干组,不同的人研究不同的课题。这些课题一般由朕来命题,让他们研制出来推广试用产生效果。 比如说如何改进农业生产提高产量,如何施肥增加土地肥力,如何灌溉能更多的节约水。 大水漫灌还是小孔滴灌,到底用什么既能节约水,又能起到最好的灌溉效果?这些都是要研究的。 当然,还有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产品有销路,百姓生活都需要些什么,这些都是要经过调查并且研究创造出来的。 农业工业制造业,服务业,包括文化活动,体育卫生方方面面,存在很多的需要我们去探索的领域,这每一个领域一旦有了突破,就能推动我们社会的发展。 比如农耕,在没有发明用耕牛来犁田之前,都是用人力来犁田的,耕牛的发明跟牛犁地的发现就极大的推动了耕种的发展。 南方的两季水稻、三季水稻,能够一年两熟三熟,在北边行不行?能不能试一下? 哪些稻谷是具有高产价值?如何进行嫁接培育出更好的优良的稻种,从而实现单亩产量有质的飞跃? 这些一旦研究出来,恐怕要比单纯的开荒更有价值。 科研所必须召集相关人才,这是重中之重,要搞好科研,必须要有胜任的人,这宁缺毋滥。 当然,对于军用武器装备的研究,依旧由军器监来负责研制和制造,这也是一个重头,也需要加大投入,来保证我们能够获得更大的胜利。 投入军器研究的费用每年拨一百万贯研究经费,看情况来决定是否追加。” 梅执礼又是脸部一抽。 军器监之前可没有这么大投入的,这只是用于军事研究的费用,不包括军事装备的制造,那是另外花钱的。 而军事研究的经费基本上是没有专款的,可现在皇帝居然拨出专款来从事研究,这钱从哪来啊?天能掉下来吗? 梅执礼只觉得额头汗都出来了,可是皇帝似乎完全不在乎钱怎么来的问题。 赵桓又对中书舍人胡安国说道: “传旨,将卫尉寺改成工商税务寺,专门负责工商业的管理以及征税。朕这里说不是让他们去负责具体征税,而是对税务进行监管。 要对税制进行研究和改革,要对于征税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查处,属于征税的监督机关,而不是征税机关,工商管理就需要直接领导工商事务,包括作坊登记核准审查以及市场稽查。” 梅执礼这次倒没有太多的感觉,毕竟这是把现有衙门换一个牌子的事情。 他放心的是,官家似乎秉承了一个原则,按照现有的衙门框架,只能缩小,不能扩大,要更改都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变,增一个就要减一个,这是原则。 在这个原则上来做机构改革,这就有一个好处,至少机构不会越弄越大。 本来说要解决冗官的问题,却因为不断的增设新的机构导致新的官员不断的涌入,这是最担心的,现在官家的思路很明确,可以让他暂时放放心了。 最后赵桓说道: “今天根据诸位和朕提出的意见,户部重新修改一下年度预算和五年纲要。尤其是五年纲要,一定要具体做些什么事,投入多少都要写清楚。 如果没有底,可以找相关的衙门一起商议,先拿一个方案出来,不要紧,错了没关系,讨论之后修改就是了,但一定要具体,一旦落实就按这个来。 另外关于货币发放这个问题,今年我们用四倍货币量发放,手里有钱可以做很多事,但也就这一次。 因为我们不可能每一年都发放四倍的货币,那货币很快就会贬值,只能维持这个货币量,再根据市场上的物价对这个货币的发放的增减做出调控。 所以今年我们手里的钱会比较多一些,但这些其实是跟百姓借的钱,要用在最能挣钱最需要用钱的地方,下一年就不会有这么多钱了,就只能够量入为出,收支平衡。 除了纸币发行之外,还要发行国债。 皇室也要发行国债,不过这个不用户部管,皇室借的钱,皇室来还。 朝廷也要发行国债,这个的发放方案就要由户部来制定了。发放多,怎么发放,收上来的钱怎么用?都要制定好方案。 朕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