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财政收入的一半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孟忠厚道:“得罪谁不用你操心,你操心的就是把你做过的事一五一十都说出来。” 黎确摇了摇头:“你还是杀了我吧,这件事我不能说,我要说了,不仅对不起太师,也会有很多人人头落地的。” 的确,这种事比贪污贿赂那要可怕多了,毕竟自从蔡京、王黼、童贯六大奸臣当道以来,整个大宋朝堂都乌烟瘴气,上行下效。 蔡京、王黼、童贯都是有名的大贪官,又怎么指望他们手下的这些官员能够清廉呢?所以从上到下都烂在了骨子里,没有几个官员不贪污的,只是多少而已。 在北宋末年,蔡京六大奸贼当道之时,官场上公开的秘密那就是当官就得拿钱,你要想得到提拔,就得送钱,每个官职都有明码标价。 开封街头小孩唱的民谣都是关于买官卖官的,其中有一首民谣是: “三百贯,直通判;五百索,直秘阁。” 因为当时的很多朝廷官员都明目张胆的贪污受贿,所以黎确觉得法不责众,他就算说出了,大不了罢职贬官,甚至可能都不会被一撸到底,这才最终说出来。 其实,他很心疼那三套房子,这在开封贵的离谱的房价中,那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但最终他不得不说了出来。 可是,现在孟忠厚要他坦白的那可是谋反的大罪,这个罪一旦捅出来他就死定了,还会连累他家人。 历朝历代没有哪个皇帝对于谋反心慈手软的。 于是孟忠厚也就不再跟他客气,继续揭开了他后背的伤疤,把黎确痛得死去活来。 但他还是不招。 于是,孟忠厚将皇城司一件件的刑具都给黎确用上了,包括老虎凳、拔牙齿,指甲缝钉竹签,火烧、水淹、烙铁、皮鞭等等,整得黎确遍体鳞伤,体无完肤。 最终,黎确是在赵桓教给孟忠厚的酷刑“水淹七军”中认怂,开口交代的。 所谓“水淹七军”,是用湿了的草纸蒙在人犯的口鼻之上,把人犯仰面朝天绑在凳子上,在口鼻贴上湿了的草纸,然后慢慢的往上面浇水,会让人犯感觉到持续的窒息,但是却又不会死,因为还有少许的空气可以进入体内。 正是这种比死更可怕,持续的憋死的感觉彻底摧毁人的意志,最终黎确放弃抵抗了,供认了整件事。 根据黎确交代,当时太师郑绅推测太上皇想夺回皇位,为此策划一场政变。 由于黎确的表兄就是在禁军担任营指挥使,有一支军队,而且隔三差五的便要领军队在街上巡逻值守,有机会将兵士带出来。 这位表兄另外又有两个很要好的禁军将领,同样有机会率领兵士出兵营巡逻,于是黎确根据太师郑绅的授意,劝说三位将领跟他一起发动政变囚禁皇帝,恭迎太上皇还政。 由于从龙之功太过诱人,黎确的表兄和那两个将领最终都同意了,准备起兵。 后恰好这时,金人南下,开封的所有军队被皇帝直接控制,京城又实行戒严,也就失去了机会。 孟忠厚立刻向皇帝赵桓做了禀报。 赵桓马上把殿前司都指挥使宗泽叫了来,把这件事告诉了宗泽。 宗泽大惊失色,因为这三个将领中有一个就是殿前司的指挥使,此刻正带兵在皇城值守呢。 宗泽不敢贸然行动,生怕惊扰对方,拼个鱼死网破。 宗泽派人暗中盯着,同时加强了戒备,一直等到这位将领交班回家,才下令拘捕。 另外两位将领正好没有带兵,都在家中被拘捕,交给了皇城司。 当三位将领得知黎确已经将事情供述出来之后,面如死灰,他们一直以为背后有太师,这件事不会败露,可是没想到还是败露了。 当下也不再顽抗,一五一十的把整件事也都交代了出来。 三个将领都是分开审讯的,口供能够相互印证,并且跟黎确口供能够印证。 拿到这四个人的口供,孟忠厚再次面见皇帝,将口供呈了上去。 赵桓看了之后下令: “拘捕太师郑绅,把证据让他看看,如果他还不供认,可以用刑,不过最好不要伤皮肉。” 孟忠厚马上答应了,又问:“是不是抄家呢?” 赵桓道:“这还用朕来教你吗?以后查处贪官,只要没有特别情况,又拿到了真凭实据,先抄家搜查证据再说。” 孟忠厚赶紧躬身答应了,立刻带着大队人马再次来到了太师郑绅的家中。 郑绅这几天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他想方设法的要把消息传递出去,想让黎确、冯澥赶紧逃走,又想找人干掉这两个人,杀人灭口,可惜整个宅院已经被皇城司的人团团围住,他根本没办法把信送出去,也没有办法派出杀手。 当然,他不知道冯澥和黎确都已经落网并招供。 在孟忠厚出现在他面前时,他依旧心存侥幸,以为他是皇帝名义上的外公,又是太上皇的岳丈,皇帝不会把他怎么样,可是孟忠厚根本不跟他啰嗦,直接下令: “把他拿下!” 一队皇城侍卫冲上前,将太师郑绅上了手铐脚镣,戴了木枷,拖上了囚车。 郑绅这下是真的有些害怕了,惊恐的叫道: “孟忠厚你搞清楚我是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