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傻子都知道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赵桓顿了顿,才接着说道: “答案是,海量的铜钱被周边藩国拿走了一部分,富商权贵之家收藏了一部分,朝廷库藏了一部分,于是,市面上能流通的就少之又少了。 我大宋的铜币制作精良,含铜量极高,所以币值稳定,信誉很好,我大宋周边藩国也在使用。 辽朝、西夏、高丽、大理、吐蕃,甚至更远的西域国家都在使用我们的铜币。 因为铜币本身就有价值,谁拿到谁就拥有财富。 这使得我们大宋虽然拥有海量的铜币,却依旧发生了严重的钱荒。 知道什么是钱荒吗?” 吴幵忙抢着躬身回答: “臣略知一二,就是市面上缺乏铜钱用于交易。” 历史上,吴幵是个奸臣,曾强力反对李纲拜相抗金,跟耿南仲等主张割地赔款称臣,后来又拥戴张邦昌这个傀儡皇帝,因而被张邦昌封为高官。 宋高宗时期,他更是极力推荐秦桧,对秦桧最终为相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秦桧为了报答吴幵,当上宰相后也对他十分关照。因此,吴幵是秦桧一脉的。 金人撤军后,张邦昌撤销帝号,负荆请罪,吴幵也跟在后面到了皇宫外磕头。 赵桓只是下旨将张邦昌和王时雍拿下了,对于其他跟从张邦昌伪朝廷的大臣暂时还没有动手。 这些官员大多在家里等待处理,这吴幵脸皮厚,竟然参加了朝会。他似乎觉得皇帝没有处理,或许就放过了他们了,既然没有免官,当然就应该参加朝会。 他却不知道皇帝赵桓哪里是那么容易放过奸臣的人。 不过现在赵桓懒得理睬他,接着说道: “钱荒历来有之,或多或少而已。因为铜钱的产量有限,每年能铸造的铜钱只有那么多,金银就更少了。 所以,要想从铜的产量上解决这个问题是根本不可能的,否则历朝历代就不会出现钱荒问题。 我大宋的经济发达程度远超前朝,需要的钱币数量也远远超过前朝,我朝铸币的数量也远超前朝,可是,铜钱还是远远不够市场的需要。 钱荒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就是阻碍经济,川蜀等很多地方因为缺乏用于交易媒介的货币,只好以物易物。 以物易物当然非常不方便,也非常麻烦,并且交换起来非常容易产生纠纷。 这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是阻碍经济的发展。 手里有东西卖不出去,不是因为东西不好或者价格太高,而是因为想买的人手里只有物品却没有铜钱。买家手里的东西也卖不出去,因为想要他东西的人手里同样只有货物没有钱。 如此一环套一环。以物易物?——自己想买的东西的物主未必需要自己手里的东西。而愿意用来跟自己交换的人手里的东西又不是自己想要的。 交易就变得十分困难,很多买卖因为没钱交易而做不成,极大影响了百姓的正常生活,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为此,先帝想到了很多解决的办法,其中之一就是铸造铁币。铁钱最早流通于川蜀。 铁远比铜产量高,容易得到。可是铁钱却不适合长期用做货币进行交易流通。诸公有谁知道,这是为何?” 吴幵刚才已经感觉到皇帝对他似乎很不高兴,心中惶恐,听到这个问题,这是众所周知的,自然要抢着回答,挽回形象。 他赶紧躬身道: “铁钱重量太重,不便携带,而且铁钱容易生锈,不方便保存,铜钱相比铁钱轻,而且容易保存,长时间存放也不会生锈,尤其是在阴暗潮湿的地区,更是如此。” 赵桓冷冷道: “这个问题很简单,傻子都知道。” 有几个大臣扑哧笑出了声。吴幵面红耳赤。 赵桓接着说道看: “铁钱由于存在种种弊端,无法胜任钱币的职能,可是不用铁钱又能怎么办呢?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川蜀地区的百姓发明了交子,用作交换的媒介,这就是最早的纸币。 当然民间发现纸币,不受监控容易出问题,结果就因为发行纸币的钱庄生意亏本无法兑现纸币,引起了纠纷闹到衙门。最后这件事报到朝廷。 真宗皇帝发现交子是个好东西,可以解决川蜀缺钱的问题,于是下旨禁止民间发行交子,而统一由朝廷来发放。 对此成立了交子务,专门负责纸币的发行,最早交子只在川蜀流通,因为那地方钱荒最厉害,以交子取代铁钱。同时,在紧挨着的陕西也可以部分流通。 交子解决了与西夏战争的军费短缺的燃眉之急,使我们因为三冗导致财政连连赤字的情况下,还能支撑大规模战争,交子的确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因为军费不够就印钞票,而市场并不会马上知道对货币的超量发行做出反馈。 朝廷就是利用了时间差,等到解决了这次的军费问题后,马上控制交子的发行,并回收一定量的交子,从而稳定币值,因此没有造成纸币严重的波动。 问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吴幵立刻又抢着说道: “蔡京!这个大奸臣,滥发纸币鱼肉百姓,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在他被贬时,路过之地的百姓甚至不愿意把食物卖给他,以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