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做皇帝的传声筒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李清照端着酒敬了两位小叔子和弟弟,随后问出了心里一直疑惑的事: “你们几个在京为官,能否帮忙打听一下,这次我家官人得到官家赏识当了左谏议大夫,是谁帮忙的?需得问明白,登门拜谢,不可失了礼数啊。” 赵存诚点头道:“这事交给我,明日我去帮你打听到底是谁帮了这么大忙,的确需得好好感谢。” 几家人尽兴而散。 夜深了,赵明诚喝醉了,早已鼾声如雷。 李清照虽然也喝醉了,却兴奋的根本睡不着。 夏夜炎热,索性披衣出来,在廊下坐着,看着一轮圆月挂在清冷的夜空。 月光洒在房前屋后,隐隐绰绰,一片宁静,夏虫鸣叫之声此起彼伏。 她轻轻摇着团扇,感受着这一切的美好,仿佛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 心里念叨着,是哪个好心人让她圆了儿时的梦?让她回到了魂牵梦绕的东京汴梁。 找到这位恩人,一定要与对方好好喝一杯,并写上一首诗词表示感谢。 会是谁呢?帮这么大的忙却不说一声。 做好事不留名啊,颇有古人之风,侠肝义胆,这样的人一定要好生结交,可谓知己呀。 与此同时,皇宫福宁殿。 皇帝赵桓正跟黄小润在廊下看月亮,突然,他感觉耳朵发烫,不由用手揉了揉,嘟哝了一句: “谁在念我吗?” 赵存诚一大早就出门了,开始各衙门打听。 他好歹也是秘书省少监,从五品的官,这官虽然在京城不高,但职务关系各衙门没少走动,大小官员都能说上话。 可是全打听了一遍,依旧没有结果。 傍晚回到家,他两手一摊,苦笑着对赵明诚和李清照说道: “没办法,谁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帮的忙,反正官家的圣旨就这么突兀的下来了,事先没有半点风声。” 李清照和赵明诚两人相互看了一眼,也都很诧异。 李清照小声的对赵明诚说道:“会不会是官家赏识你的才学,这才抬举你?其实并没有人推荐呀。” 赵明诚苦笑,摆手说道:“拉倒吧,我有几斤几两我还不知道吗?大宋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文豪多如牛毛,我算老几呀?” “可是论金石研究,你可是翘楚,整个大宋能比你更强的,至少我找不出来。” “如果是太上皇,那还多少有些可能,毕竟太上皇对金石也是颇为喜爱,但太上皇喜欢的东西多了去了,在他身边也同样不乏金石大家,根本不差我一个。 更何况太上皇把皇位给官家之后,不参与朝政,而当今官家压根就不喜欢金石之道,我这学问他是没有半点兴趣的,为何会因此提拔于我? 再说了,身为官家,需要官员拥有治国安邦平天下的才能,而不是鼓捣什么金石。” 李清照点点头说道:“说的也是,哎呀,那我还真想不明白你到底是什么原因得到提拔了。” 赵明诚说道:“我已经去吏部报了到,明日就去谏院赴任,接着进宫谢恩,或许能从陛下口中探听出一二吧。” 李清照点头说:“若是陛下不说,你也拐弯抹角的探听一下,这个是天大的恩德,总得知道这位贵人是谁?这份恩情咱们可不能忘。” 赵明诚连连点头:“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赵明诚到谏院报了到之后,便上了折子,请求拜见陛下。 结果皇帝很快传见。 赵明诚换了一身官袍,他有些难以置信的望着自己这一身大红官袍,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能在京城为官,还当了这么大的官,皇帝身边的最重要的官之一,他真感觉是在做梦。 他在内侍引领下,来到福宁殿。 皇帝赵桓端坐在龙案之后。赵明诚赶紧撩衣袍跪倒在地,磕头道:“臣赵明诚叩见陛下!” 赵明诚以前是见过宋钦宗的,只是那时候宋钦宗还是个太子,在宋钦宗登基为帝的时候,赵明诚已经去山东为官了。 随后金军入侵,整个大宋陷入兵荒马乱之中,所以直到现在,他才有机会再一次拜见,只是现在太子已经变成皇帝了。 刚才进来,抬眼看了那么一眼,发现现在的皇帝比当皇太子的时候要英武霸气得多,尤其是那眼神,瞪着你就能够让你感觉到无限的威压,这就是帝王之威。 望着跪在地上的赵明诚,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就是这家伙,遇到兵变,竟然抛弃了满城的百姓独自逃出了城外,真是没骨气的东西。 赵明诚只听一个淡而冷的声音道:“起来吧。” 他心头一凛,当然听出来皇帝似乎有些不悦。十分惶恐的起身,侧身而立。 赵桓瞧了他一眼,哼了一声,说道:“知道是谁举荐你当上左谏议大夫的吗?” 赵明诚没想到,他跟妻子李清照最想知道的问题,一见面皇帝居然主动替他问出来了,把赵明诚吓了一大跳。 难道自己之前委托哥哥打听的事皇帝知道了? 不过这也没关系,感谢提拔之恩,人之常情嘛,所以赶紧又长揖一礼,说道:“臣惶恐。臣才疏学浅,没想到能得到贵人举荐居此高位,心存感激,却不知是哪位贵人提携,请陛下告知,臣感恩戴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