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守城大将陈规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挞懒围攻了济南城大半个月,眼见没有任何可能攻克,同时又得到细作报告说济州这之前已经从各小的州县获得了大量粮草,目前城里粮草富足,足够居民坚守两年以上的,这让挞懒感到很无奈。 他不过是想劫掠一番,又不是真的要占据这块城池,毕竟金军是要北撤的,劫掠一番之后还是要抛弃的,打不下来便只有放弃,于是率军直扑密州。 密州已经在山东腹地,远离开封主战场,也远离北撤的路线。 挞懒二万金兵直奔密州。 挞懒也是金国赫赫有名的猛将,他麾下这二万人马,也有一半是女真骑兵精锐,另外一半是杂牌军,但就算凭着一万金军铁骑,他也有信心横扫整个山东。 到了密州,粮草官前来禀报说粮草最多还够三天的,这让他来有些焦虑,不着急进攻密州,先带人抢劫。 可是他很快发现,密州城附近的州县跟之前在济南府一样,被宋朝坚壁清野执行的非常彻底,别说粮食了,连老鼠都找不到。 密州城附近数百里可以说是一片荒芜,连人也都看不到。 没有粮食,难道让金军啃树皮嚼树根吗? 挞懒只有下令强攻,务必拿下密州。 可惜,他遇到了宋朝最善于守城的专家陈规。 陈规对于守城不仅是实干家,更是理论家。他根据守城经验写了一本书《守城录》,成为后世守城最经典的军事着作之一。 他镇守的城池可谓牢不可破。 他最有名的一次守城就是和大将刘锜一起镇守顺昌,以几千宋军阻击了金兀术十万大军,并击败金军获得顺昌大捷。 不仅城守住了,还重创了金军,这一仗刘锜成名了,陈规同样名扬天下,他的守城技术迅速得到推广。 在这之前,陈规镇守的是德安府,他是德安府的知府。 赵桓为了加固密州防守成功的概率,在正月间便下旨任命他为兵部侍郎兼山东密州知州。 一下子便升了高官,陈规非常激动。 他来到密州赴任,很快,景王赵杞也赶到了密州,带来了皇帝赵桓的圣旨,要求他们死守密州,同时坚壁清野,不给金军留下一粒粮食。 甚至有可能用来制作大型攻城器械的房屋木料也是能拆毁的拆走,不能拆走的直接一把火烧掉,绝不留给金军用来制作大型攻城器械。 所以挞懒原本希望从密州能捞到一些好处,结果遇到了更难啃的骨头。 在密州打了大半个月,密州城依旧牢不可破。 这之前金军攻城使用的器械基本上都是抓捕当地百姓,强迫百姓帮他们制作鹅车、投石机、箭塔之类的大型攻城器械。 可是现在坚壁清野之下,既没有材料可供制造,连民夫都找不到,让挞懒气的七窍生烟。 狂攻了大半个月,还是没能破城,而这时的金军粮草已经断绝了,开始杀马吃马肉了。 挞懒眼看没有任何破城的希望,只能下令撤军。 挞懒即便粮草断绝,他也丝毫不紧张,因为山东跟关中不一样,山东几乎无险可守,一马平川。 战国时乐毅曾经一口气吞并了整个齐国,而田单同样一口气又把整个齐国给吃回来,这就是因为整个山东无险可守。 只要军队够强大,就凭谁的拳头硬,谁就能称霸。 而现在论拳头没有谁比金军更硬的,所以谁要敢在山东大地上跟他交战,那就是找死。 所以他大摇大摆的带军北撤,反正军中还有战马,即便宋军坚壁清野又能如何?他们的战马省着吃,够他们回金朝了。 主力金军基本上都是一人双骑,二万多批战马,虽然早就断粮,吃到现在也差不多还有一万匹,足够撤回金朝,即便路上再也抢不到粮食。 不过这件事也给了他一个很大的教训,准备回去之后一定要向皇帝吴乞买建议组建金军的后勤,专门负责粮草输送。 这一次南进,他感觉明显跟上一次不一样。 上一次整个大宋大乱,没有人组织抵抗和防守,所以他们很容易的便能抢到粮食。 而这一次到处都是坚壁清野,尤其是这一次,感触最深的是进军山东一个多月了,没抢到一粒粮,也没抓到什么民夫。 他明确感觉到,宋军现在的主子相当的强悍了,这个皇帝不能小小觑。 不过撤离密州之后,他还是想再做一次抢掠的努力。 他派出麾下大将迪古不进攻山东临清,分兵之后,他的军队只有一万多人了,精锐骑兵也只剩下五千人。 但他依旧无所谓,大摇大摆往北进发,当他的大军再次远远路过济南府的时候,在他的前方地平线出现了一支宋军。 挞懒精神大振,至少有仗打,而且还是金人擅长的野战,下令军队继续稳步前进。 看着宋军帅字旗,挞懒嘴角露出狞笑。 就在这时候,探马来报,说左侧和右侧也出现了宋军。 挞懒微微愣了一下,立刻感觉到热血开始沸腾,这是临战前的激动,每次大战之前这种兴奋会让他战斗力爆棚。 随后又有探马来报,后面也发现了宋军。 四面宋军朝着他们合围而来。 挞懒更兴奋了,陷入敌军重重包围这种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