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白时中的主意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白时中是太上皇还在当皇帝的时候提拔的太宰兼门下侍郎,也就是宰相,深得赵佶的器重。 这人其实算是蔡京的党羽,当初对蔡京父子唯命是从,在第一次开封被围,蔡京倒台的时候,宋钦宗对他网开一面,没有把他拿下,然后他依旧担任宰相。 在第一次金军包围开封的时候,他曾经劝赵桓弃城逃走,被御史台弹劾懦弱,当然也是因为他当时跟李纲的开怼。 身为宰相的他,当时主张割地赔款称臣,而李纲坚决主张据城防守。 他于是讥讽说谁来防守,你李纲吗?李纲悍然道,如果官家信得过,他李纲愿意率军防守京师。 于是宋钦宗便让李纲担当了开封防御使,结果取得了第一次开封保卫战的胜利。 也是因为这件事,御史弹劾白时中懦弱,于是赵桓便将他罢相了,但是依旧保留了他崇国公爵位。 他郁郁寡欢,整天窝在屋里不出来,也称病不上朝。没想到这时候跑来见老东家太上皇来了。 太上皇正苦闷,想找个人说说话,白时中来了很是高兴,吩咐召见。 白时中头戴软脚幞头,身穿绛紫色圆领窄袖长袍,腰间红鋥金銙,脚下白底黑面云头履,颇有几分蹒跚地慢慢走了进来,撩衣袍跪倒在地: “老臣拜见道君皇帝!” “免礼,平身!” 太上皇急忙吩咐内侍王若冲将白时中搀扶起来,并赐座。 白时中坐下之后咳嗽了几声,太上皇关切的说道:“蒙亨,你气色不太好,不要紧吧?” 蒙亨是白时中的字,只要不是正式场合,太上皇都是直接称呼这些亲近大臣的字,以示亲切。 白时中忙拱手道:“多谢道君的垂问,老臣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估计时日无多了。” “何至于此。蒙亨既然身体有恙,为何不在家中静养?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太上皇赵佶虽然也叫道君皇帝,但毕竟已经禅位给儿子赵桓,国无二君,所以不能自称朕。用“本道君”又太生分,所以用普通的自称“我”字。 白时中左右看了看,太上皇会意,挥了挥手。 内侍王若冲立刻示意其他的内侍、宫女全都退出去。 等其他人都退出之后,白时中孱弱的声音说道:“金人围攻汴梁一月有余,城池差点就破了,幸亏官家亲自浴血杀敌,鼓舞了士气,才击退了金军。 但是,老臣认为,这城守不住啊。破城只怕就在当下,官家亲自坐镇南城也无济于事。 老臣听说,金军元帅说了,如果这时候去见他们商谈,还能以礼相待,若是城破之后,可就是阶下囚,别指望他们还会以礼相待了。 得知此事,老臣寝食难安。 现在老臣无权无职,也没办法向官家进言,只有来找道君,请道君早做安排。” 太上皇不由苦笑。 这件事他也听说了,毕竟朝野上下还有不少官员是他一手提拔的,也就有不少人感恩向他通风报信,所以这些消息早就传到他耳朵中了。 当下长叹一声说道:“我又有什么办法?就在先前,陛下还到我这来了,当着我的面把我最宠爱的三儿子楷儿贬为庶民,还打了他三十大板。 陛下还杀掉了我的?儿,只因为他没有及时的赶去听他宣旨,违抗皇命,一怒之下把他给杀了。 当着我这么多儿子的面我却无能为力,一点办法都没有。” 白时中沉重的点点头:“这件事京城中早就传开了,而沂王的人头还挂在御街的旗杆上的,很多人都在看,太让人痛心了。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老臣才执意来找道君皇帝,您可不能够再任由皇帝如此蛮狠残暴,滥杀无辜了,这样不仅寒了文武群臣和将士的心,与金国的关系也会因此变得难以掌控。 到时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只怕会害得所有人都因为皇帝这番蛮干陪葬的,难道这是道君皇帝愿意看到的吗?” 太上皇又叹了口气说道:“我又能怎么样?” 白时中压低声音说道: “老臣听说,宰相何栗以及景王赵杞去与金人谈判的时候,金人提出让太上皇亲自出城谈判,他们只认老皇帝您啊。” 太上皇倒吸了一口凉气,脸色顿时全无人色,结结巴巴的说道:“蒙亨,你不会是想让我亲自出城去跟金人谈判吧?” 白时中赶紧摆手说道:“老臣怎么敢如此莽撞呢?老臣的意思是,请道君皇帝您手书一封,派人送往金朝表达求和的意愿,如此才能缓和与金人的关系,不至于闹得太僵。 金人无非就是要些钱割地,他不会真的灭了我大宋的,可是官家年轻气盛,总想将金人驱逐出去,现在又变得异常残暴,实在不能指望他跟金人缓和关系了。 说实话,谁都知道,打仗咱们那是绝对打不过金人的,只能进一步激怒金人,把事情搞得更糟糕,无可收拾。” 这番话太上皇深以为然,连连点头说道: “只需要我写一份手书就可以吗?这倒无妨。” 白时中忙点头道:“老臣觉得这是最好的,当然这件事先不要让官家知道,安排人将太上皇您的手谕给金人送去以缓和关系。老臣这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