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同甘共苦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接着,赵桓说道:“传旨,让宰相何栗、景王赵杞来见朕,朕要让他们明日去与金人谈判。” 很快宰相何栗和景王赵杞来到了南城城门楼,跟着一起来的居然还有秦桧。 赵桓皱了皱皱眉,冷冷的看着秦桧说道:“你来干嘛?” 秦桧立刻跪在地上说道: “臣听说陛下要派人明天去跟金国人谈判,臣毛遂自荐,想跟随景王前往。” 赵桓一摆手说道:“你就不必去了,你如果实在想替朕分忧,那朕现在给你个差事。” 秦桧大喜,忙磕头道:“请陛下吩咐!” “城里人心浮动,各种流言四起,这让朕很是担心,你口才不错,又一腔热血。 这样吧,你跟太学士陈东一起,再招一帮太学的学生,你们到街头巷尾去演讲,安定民心,宣传朕的抗金旨意,让百姓放心,同时也化解百姓居民的焦虑。 同时,你还要了解一下城里百姓的想法,让百姓情绪有一个宣泄口。懂朕的意思吗?” 穿越来自现代的赵桓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有非常深刻的认识,这可是革命战争年代取胜的法宝,一定要活学活用。 这个时候的秦桧还是满腔热血坚决抗金的主战派,所以要充分利用现在秦桧的热情,让他去办事。 但是,赵桓时刻警惕这个未来的大奸臣,所以给他的都是一些虚的差事,不会让他掌握实权,一旦发现奸臣本色表露,就毫不犹豫的把他除掉。 得到这个差事,秦桧却很高兴,他知道这看起来不像是什么好差事,但如果办好了,一定能成为一个给皇帝留下好印象。 而且他口才好,又喜欢显摆,虽然只是给老百姓显摆,但是他知道后面有皇帝看着,那相当于在皇帝面前展示才能,让皇帝知道他可堪大用,这就足够了。 至于去做什么街头宣讲,倾听百姓呼声这种事还难不倒他,他也不觉得丢脸,甚至把它作为展示他的才能的舞台。 他立刻磕头说道:“臣遵旨,臣一定想方设法平复百姓的焦虑。” “你不仅要平复百姓的焦虑,还要鼓动起他们抗金的热情,要让全城百姓成为我们抗金的坚强后盾。 只有我大宋朝野上下拧成一股绳,金军会陷入我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那时,就是他们灭亡之时。” “人民”这个词宋朝之前就出现了,所以秦桧当然明白。但是“人民战争”这个词却是首次听说,顿时让秦桧眼睛一亮,由衷赞叹道: “陛下所言极为精辟,高屋建瓴。是啊,人民战争!我大宋子民千万,百倍千倍于他女真人。若是真的全民皆兵,全民参战,每人一口唾沫都能将他们淹死! 一旦全民参战,咱们必定能横扫金朝,直捣黄龙。 陛下运筹帷幄,雄才伟略,臣佩服得五体投地。” 赵桓笑骂道:“少拍马屁,赶紧去办事。” 秦桧磕头走了。 何栗陪着景王赵杞恭敬的站在皇帝赵桓的几案之侧,等着他训词。 赵桓说道:“你们明日去谈判,要不卑不亢,有理有节,对他们提出来的无理要求要坚决抨击回去,不要怕。 底线就是不赔款不割地不称臣,其他都可以谈。” 历史上,从这一天开始,东京就没有再进行战斗,而双方一直在进行谈判。 当然,谈判其实是单方面的金军漫天要价,宋朝皇帝和大臣狼狈的到处筹钱去填补金人的狮子大张口。 最终还是皇帝被扣,贬为庶民,虎狼的口是永远填不满的。 赵桓知道后面的历史进程,所以没必要服软,该硬气就要硬气。同时要调兵遣将,积极备战。 让金军有来无回这可不是赵桓的威胁,他要真的付诸实施。 对皇帝的指示,何栗躬身答应。 他是死过一回的人,皇帝给他机会将功赎罪,这一次去谈判就算不能立功,至少也不能丢了大宋的威名,否则官家不杀他,他也没脸活下去了。 景王赵杞是个公子哥,听说要他去跟金国人谈判,从得到这消息的开始,两条腿就不停的哆嗦。 虽然不是去金营,而是在两军中间地带的帐篷里谈,他也觉得腿肚子抽筋,可是他可不敢违逆赵桓的意思,只得硬着头皮应下这个苦差。 何栗和景王离开后,天也黑了。 御厨送来了好了饭菜,用一个大铜炉密封着,用车马送来,到了这里还是热的。 赵桓却连看都没看,吩咐把饭菜全都送到伤兵营去给伤兵食用。 而他则带着孟忠厚等人来到了城楼上将士们吃的大锅饭前,叫厨子给他盛了一碗粟米饭,再看另外一个大锅,黑乎乎的不知是何东西,也让厨子给自己饭上来一些。 厨子犹豫了一下,道:“陛下,这不过是一些咸菜熬煮的汤水……” “无妨,兵士们都吃的,朕有何不可?” 说完,自己拿起大勺舀了一勺,倒在饭上,一屁股坐在一个马扎上,呼啦啦的吃了起来,很香的样子。 将士们看的热泪盈眶,一个个远远望着与他们同甘共苦的皇帝,含着眼泪把饭吃下了。 皇帝居然跟他们一锅吃饭,这可是从没有过的事。 皇帝说了要亲自镇守城楼,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