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6章 三个条件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耶律大石立刻说道:“既然话说到这儿,朕也正有一个想法,想与大宋皇帝商议,借着这次机会便商议了。” 赵明诚拱手道:“陛下有话请讲。” 耶律大石说道:“大宋能否与我西辽共同出兵对付塞尔柱帝国?我们一起将塞尔柱帝国给灭了,咱们双方一家一半瓜分了塞尔柱帝国和他的所有附属国。 这样整个中亚就是咱们两家的天下了,咱们两家还可以合并再将花刺子模,以及西喀剌汗国、伽色尼王朝等其他的小国也一起吞并了,同样双方瓜分,成果一家一半。” 说着满怀期待的望着赵明诚。 对于对方提出来的这个要求,皇帝并没有跟赵明诚商议过,也不是他这次出行的目的。 但是皇帝授权他谈第三个条件的时候,却是明确说了,在西辽建立的兵站以及在花刺子模和塞尔柱帝国境内的驻军,在将来西辽和塞尔柱帝国开战之后会提供帮助。 但是皇帝说的很含糊,只说提供帮助,可没有说联合出兵,这是原则性的问题。 赵明诚可不敢随意替皇帝做主答应,当下说道:“抱歉,能否与西辽联手出兵这件事已经超出本使的职权范围,还请皇帝陛下派使团与我们大宋官家单独商议这件事。 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我们在西辽和塞尔柱帝国的驻军,以及在西辽境内沿着我们修建柏油路设置的兵站,都将为将来的西辽与塞尔柱帝国的战争提供必要的帮助。 具体的帮助内容双方可以坐下来再协商。” 耶律大石有些失望,当下沉吟不语。 赵明诚眼珠一转,决定给他画个大饼,便说道:“不过我倒是私下里听我们官家说过,在整个中亚如果大宋与西辽强强结合,那就无敌于天下,至少在中亚是可以横着走了。” 耶律大石之前是弄不懂中亚之类的称呼的,在大宋的公文中经常出现,后来了解才知道大宋皇帝已经把目前已知的大陆命名为亚洲、非洲和欧洲。 在这三大洲之间的,他们现在所处的地方他就称呼为中亚,耶律大石觉得这称呼很好,既然大宋都这么说了,他就按照大宋的称呼来,也就统一思想,免得产生歧义。 耶律大石说道:“那你们沿着柏油马路修建的兵团和驿站,将会驻军多少?这个最好能给朕一个总数,朕心里好盘算。” 这一点皇帝赵桓倒是授权他可以谈。 于是赵明诚说道:“原则上是按照驿站的规模来设置的,毕竟在中亚这一块很多地方都是高远和崎岖的山地,还有辽阔的戈壁和沙漠地带,人烟稀少,所以补给很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架设的兵站和驿站就不能够相距太远,否则补给困难,因此我们官家的意思是按照大宋以往的规矩,我们修建开封到乌城的密度来设置,才能保证车马和军队来往的补给。 按照那条柏油公路十里修建一处驿站或者兵站,同时在驿站和兵站留的人数不会太多,只是为了来往军队和邮政通信提供必要的帮助而已。 所以在这些地方我们会囤积大量的粮食和补给,这些兵只是护卫他们的安全的,并不会太多。” 赵桓是这么想的,他现在不需要在西辽驻扎大量军队,没有必要,反倒会给西辽造成人为的紧张,他要的是兵站,是能够为军队提供帮助的一个个固定的粮食储备点。 这样大军就不用千里迢迢地运辎重兵,运送粮草到遥远的地方去,他们带的粮食可以一直到驻扎地使用,沿途就用兵站的粮食来做补给就够了,这就是赵桓设定边站的主要用意。 当然兵站配套的还有驿站,可以保证消息快捷的通讯畅通。 听赵明诚这么解释,耶律大石思索再三,终于点头答应了,说道:“假如主要只是囤积粮草辎重,兵站驻军只为了保护这些辎重的安全,不大量驻军,这是可以的。 毕竟将来我们军队经过这条路,出发前线也可以使用大宋的兵站提供补给,对吧?” 赵明诚微笑点头:“那是当然,我们官家已经说了,可以提供帮助,但费用是要结算的。” “那是自然。” 当下双方就三个条件协议达成了一致,于是赵明诚已经准备好了经过皇帝赵桓亲自审定的协议,取出来与递给耶律大石,让其过目。 耶律大石看完之后,跟双方之前商议的内容相差无几,于是便提笔签字,加盖了玉玺,赵明诚拿回去给皇帝签字盖章,这协议就生效了。 谈判结束。 耶律大石回到后宫,把双方签约的经过告诉了昭德皇后。 昭德皇后的脸都黑了,指着耶律大石的鼻子说他是个笨蛋。 昭德皇后说道:“后面两样条件应该坚决顶回去,绝不允许大宋借着西辽的土地过境,更不允许他们在道路两边修兵站,那成什么事?西辽就不叫西辽了,干脆叫大宋的西辽都护府算了。 这一次耶律大石倒没有迁就昭德皇后,他很生气的说道:“我能有什么办法?现在人家占着理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