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法蒂玛的统治者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其中主要原因是缺乏水利工程灌溉,使得土地沙化严重,如果有土有水,有足够的水并加上肥料,在用数年的时间来培育,是一样能够种出高产的作物来的。 这就跟大宋开荒一样,很多荒地为什么要几年之内减免税收,就是因为新的荒地开发出来,产量是极低的,因为肥力不够,需要把生地去弄成熟地,才能长出高产量的作物来。 对于马库利亚王国也是这样的,在北部,尤其是尼罗河谷地带,是有大片的绿洲,这些绿洲其实土地还是可以的用来种植,农作物是能够获得高产的。 只可惜没有水利,也没有长年累月耕种把地养肥,所以马库利亚王国才成为一个农业极为落后,口粮都无法自给的国家,靠出卖奴隶和一些土特产来换取粮食。 这块土地既然是将来大宋的海外疆域,那就不是暂时占有的,所以可以在这进行农业发展。 不过马库利亚王国大部分土地都属于沙漠和戈壁,是难以用于农业种植的,只有在尼罗河的河谷地带才会有大片的绿洲,全国的主要人口绝大部分也都集中在这。 因此兴修水利也是以这一带为主,这样也方便管理,尼罗河提供了丰富的水源,缺乏的就是水利工程,只要把尼罗河的水引到各个农区解决了浇灌问题,粮食产量自然就会上来。 这几十万劳力开始被调集到了河谷地带开发农田水利,并且修筑道路。 这条道路是这个时代丝绸之路的海上通道,沿着尼罗河往北一直到达法蒂玛王朝,并从海港进入地中海,或者从陆路进入耶路撒冷王国,穿越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到达欧洲。 这一条由南往北的通道是马库利亚王国与法蒂玛之间来往的最重要的一条通道,也是之前两国战争主要的战场。 此刻马库利亚全国都已经处于宋军的掌控之中,并通过国王在全国推行了粗粮种植计划,尤其是土豆,已经得到了第一批收获。 百姓终于可以吃饱饭,对大宋和这些东方人奉若神明,比他们一直祷告的上帝还要来得现实,他们祷告了那么久的上帝依旧要饿死。 可是他们没怎么祷告这些东方人,东方人却让他们活了下来,所以他们简直就是这些马库利亚人的活着上帝。 很多人见到宋朝官员都下跪,用虔诚的话语感激着给他们带来活着生存的希望的这些东方人,宋朝官员的号令也得以快速而准确的执行。 原先相互开战的部落之间,原本就因为瘟疫、战争和饥荒死去了很多人,逃走了很多,剩下来的人早就没有战争的意图了。 上一次围攻京城,又把能战斗的剩下的人都送去了,而那些人成了战俘之后又被运走了,因此在马库利亚能够挑事的年轻人几乎看不到影子了。 剩下的只要能活着,谁来当国王谁来统治他们,他们不在乎,只要能让他们活下去就是好。 眼看着马库利亚已经处于掌控之中,时间也到了九月,按照皇帝赵桓的要求,岳飞开始启动第二步作战计划。 他亲笔写了一封战书,便让马库利亚国王乔治四世派人护送大宋的使臣,顺着尼罗河河谷前往法蒂玛王朝,正式下战书,要在双方接壤的尼罗河河谷展开大会战。 马库利亚发生的一切,北边的法蒂玛王朝多少是知道的,毕竟双方民间还有不少往来,而且法蒂玛王朝也有不少朝廷的探子安插在马库利亚。 东方人登陆了这块土地,刚开始马法蒂玛王朝并不在意,以为只是护送商贸而来的少量的雇佣军。 可是到后来随着宋军陆续的到来人数越来越多,后来就已经达到了十万,这让法蒂玛王朝开始紧张起来了。 法蒂玛王朝也就是后世的埃及,他的国王称为“哈里发”,名字叫哈菲兹,只是他这位国王到现在才八岁。现在的王朝是由宰相摄政。宰相在这里称为“维齐尔”。当今的维齐尔名叫巴赫拉姆,他同时掌握着法蒂玛王朝的军队。 但是他掌控的也不过是哈里发的近卫军,也就是相当于大宋禁军,守卫京城的军队。 法蒂玛王朝划分若干个区,每个区设总督。这些总督拥兵自重,形成了封建割据。 王国的财政早就分崩离析,各地的总督掌控着各地的疆域以及财政税收。 整个国家处于掌控着禁卫军的维齐尔的管理之下,俨然便是埃及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这种状态下,大宋下达的战书是直接送到了维齐尔,也就是法蒂玛王朝的宰相兼禁卫军元帅巴赫拉姆案前。 巴赫拉姆看到汉语和阿拉伯语两种文字书写的战书,不由得勃然大怒。 此刻的埃及早在六百多年前就被阿拉伯占领并实施了伊斯兰化。经过六百年的统治,埃及绵延了三千多年的文明被阿拉伯文明取代,使用的文字也是阿拉伯文。 巴赫拉姆马上进王宫面见了哈里发哈菲兹这个年仅八岁的小孩皇帝,禀报了这件事。 小孩当时就吓得脸色惨白。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