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差距之大,难以想象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接下来二人没在交谈,一路平淡的回到三省。

三省内努力工作的众人看到李宽和魏征回来纷纷放下手里的工作,笑嘻嘻的看着二人。

马周率先开口:“太子殿下,你和陛下又被魏公怼了吧。”

一群人表示自己就知道李世民和李宽会被怼。

李宽面色微变,紧接着又变回去,不耐的道:“国家大事怎么能叫被怼,我们这是和平探讨。”

三省内的人纷纷大笑起来。

笑完以后,杜如晦拿出一份奏折给李宽。

“安东都护府的薛仁贵传来消息,地方有人叛乱,问我们该怎么做?”

李宽眉头挑起,这个薛仁贵,很不行呀。

覆灭半岛后,依然如历史上一样设立了安东都护府进行管理,薛仁贵的薛家老太爷觉得薛仁贵太顺风顺水,没有经历过勾心斗角这点不太好,就花了一个和皇室的人情,给薛仁贵弄了一个安东都护府总负责人的身份。

可现在薛仁贵身为主政一方的大人竟然问有叛乱怎么处理,李宽很不爽。

但想想薛仁贵第一次做地方军政一把抓的官员,他压下怒火,尽可能平静的道:“有叛乱平叛就好了。”

“多杀几次,把那里的骨头打断,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

听到这话,杜如晦眉头挑起,无奈的道:“薛仁贵也知道这点,他提出的问题是,该如何从根本上杜绝。”

“你也知道,他是薛家花人情派来学习的,我们不能不教。”

三省内的其他人听到这话都心累的一比。

他们三省看似风光,但偶尔就得给这些关系户擦屁股,解决问题,用实践去教导。

你不教,这个孩子身后的人对伱有过恩情,容易传出知恩不报的坏名声。

你报了吧,又累的一批。

“那就让他自己去搞,安东都护府交给他,就是给他实践乱搞的,我记得那里的孩子不都是一帮关系户嘛。”

“反正搞的民怨四起造反时他们也能自己平乱,那就让他们敞开了练手呗,顺带还能折腾一下安东都护府的百姓。”

“把百姓折腾累了,以后我们接手时也方便。”

反正绝对的武力在大唐手里,李宽并不怕安东都护府的百姓反叛。

造反就镇压,杀的多了,那些人就会放弃反抗,接受被统治的命运。

李宽暴力粗暴的态度让一众人都眉头狂跳,真是完全不负责的方案。

房玄龄敲敲桌子,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后开口道:“那安东都护府那里的统治底线是什么?”

“即使是放手施为也得给他们一个底线吧。”

一众人看向李宽,没错,这个需要你来决定。

沉吟一会后,李宽平淡的开口:“撤走安东都护府的一切炼铁行业,不允许他们进行钢铁锻造,只允许他们进行最基础的采矿。”

“安东都护府的人口不能低于六百万,如果低于了,就让薛仁贵拿着行礼滚蛋。”

“其余的,让他们自己管。”

第一个不允许炼铁是杜绝安东都护府百姓造反的基础,

第二个人口线是真正的放手施为的基础。

代表着就算造反,搞大屠杀,只要人口没低于这个水平,那就不会有人管。

“原住民死的多了,我们后期的统治也会方便不少,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高士廉对死人看的很淡。

应该说他们这些经历了隋末乱世的人看的都很淡。

在他们眼中,人命也只是衡量的一件事价值的标准而已。

薛氏给的东西够多,他们不介意薛仁贵在安东都护府那里瞎搞胡搞,只要不触及他们自己的利益即可。

至于损失的原半岛百姓,只能说一句他们命不好了。

至于那里盘踞的各种少数民族部落,抱歉,不听话就只能倒霉。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我们就给他们传信,让他们独自去解决了。”

杜如晦轻松的说道。

这封信发出去后,安东都护府接下来大约两年的时间都不需要他们管理监督了。

他们只需要接安东都护府的汇报即可。

“这件事完结后,还有一件其他的事,各地的,以室韦为首的等小部族也通过各个渠道上书,希望能给予他们和夏人,羌人相同的独立民族扶持。”

“他们愿意上铜鼎,尊人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