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七章闲聊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李宽想了想,点点头,当然,这也是教化的一种。

“恐怕对于陛下来说,吞掉夏人和吐谷浑,也有弥补人口的想法吧。”

孔颖达看着底下越来越热火朝天的生死擂台,呵呵道。

李宽点点头,没错。

世家外出带走了大量人口,李世民必然要进行弥补。

如果不补充人口,对于大唐国力也是一种损伤。

“听说朝堂之上现在有人在倡导女子当官。”

突然,孔颖达说了一个让李宽震惊的话。

李宽的脑袋一时转不过来,现在玩的有这么嗨吗?

女子当官都整出来了?

孔颖达瞥一眼身后正在和瀚海公主玩大眼瞪小眼的孔乐,笑呵呵的道:“这东西本来就不算太扯淡,毕竟有过妇好的例子,还有汉朝一帮子临朝称制的太后,以至于大家对于女子当官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良感受。”

实际上孔颖达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南北朝时也有一票子厉害的女子在搞事,比如独孤家,比如窦家,还有现在长孙皇后。

大家对于长孙皇后敬重的原因就是这丫的能左右李世民的意志,在一些政策上的东西总能帮李世民出谋划策,而且长孙皇后搞钱搞关系都是一把好手,能力很强。

孔颖达虽然说的天花乱坠,可李宽还是听的脑袋疼,他皱着眉毛道:“可我有一个疑问,提出女子当官的那位,他的出发点是什么?”

“总要有一个合理的出发点来支持他的行为吧。”

“不可能平白无故的提出吧。”

孔颖达看着下面打的越来越和谐的生死擂台,笑呵呵的道:“当然有了。”

“你的纺织厂中有大量的女子在工作赚钱养家。”

“女子学校中出来了大量的女性医护,以至于现在的战场医院中有大量的女子医护。”

“还有一些女子确实天资聪颖,在战场医院中脱颖而出,研究出新的急救药物,救了很多人。”

“效仿着这些行为,中原中很多世家女子也都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她们也涌入了各行各业之中。”

“比如,有一位世家女拿着嫁妆自己开了一家酒楼,现在赚的也不错。”

“还有一些世家女本身就学识不错,现在开了一些私人女子学校,教导手里有点余钱的百姓女子学习等等。”

“除了还没有进入官场,其实现在很多厉害的女子确实进入了各个行业之中。”

孔颖达说的意味深长,李宽也听懂了。

此时二人身后的孔乐兴奋的开口:“还有我这种,进入女子学校当老师的。”

旁边的瀚海公主听到这话惊呆了,连忙道:“我也要去女子学校,我可以教导她们马术。”

看着二人攀比,不服输的样子,李宽心中泛起一阵苦笑,真是太难了,你们咋还攀比上了呢。

你们是不是闲得慌。

孔颖达则坐在一旁笑呵呵的看热闹,根本不嫌弃事大。

李宽想了想,同样笑着道:“其实女子从事各行各业也是一件好事,弥补了一部分劳动力的空缺,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百姓家里有了余钱,才能更好的买东西嘛。”

孔颖达同样点头,以前他们觉得商业过度繁荣会掏空百姓家里的钱,现在看着大唐碾压任何一个时代的繁荣经济,他们发现百姓的生活变的更好了。

不但没有被掏空,而且百姓家里还有了很多的钱。

虽然有一些百姓放弃了种地,专门去打工赚钱,但他们也可以接受。

想到这里,孔颖达觉得自己得提醒李宽一下,皱眉开口道:“不过,经济繁荣现在也有一点不好,一些百姓,已经开始放弃种地,带上自己的老婆孩子,专心打工赚钱。”

李宽愣住,现在就已经有百姓主动脱离土地了嘛,还挺快的。

不过,李宽也不在意,笑着道:“这不很好嘛,这时候我们就得研究工具的使用了,看看能不能研发出更好更快的辅助农具来进行收割种植,让少部分人完成大多数的活。”

“同时,我们还应该研究一下大型种植园的存在,这样可以尽量提高粮食产量,只要国家粮食产量足够百姓吃的就可以了。”

李宽觉得这很正常,而且后世也给出了解决办法。

就像宋朝都干到了百姓手中无土地,不也活下来了,原因不就很简单嘛,宋朝的总粮食产出足以供给整个国家的需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