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四章联姻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对于房玄龄的手段,于志宁是相信的。

他认识房玄龄也有十几年的时光了,他就从来没有见过房玄龄手足无措过。

那个男人,始终能保持优雅平静的姿态,面对任何难题,始终平静如初,以细水长流的谋划来解决一切问题。

“可能李莫真的是房玄龄的安排。”

于志宁忍不住想到。

世家和李宽关系向来良好,有他们在西域,不管中原如何变化,突厥注定不能乱动。

以李宽在边军中的关系,朔方定襄这里的人也会听他的。

综合起来,也就是说李宽自己就可以钳制住整个草原。

阿史那社尔他们怕的大唐封锁,完全可以换成是李宽封锁草原。

这样一来,李宽和他们进行合作,促进关系,也是水到渠成的。

而且,于志宁还想到一个问题,对于已经来说融入大唐的突厥来说,他们也是希望自己能投注下一位帝王的。

也就是说,他们也是想捧出一位大唐皇帝的。

这时候,拥有登基资格,还能被他们接触到的李宽,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怪不得房玄龄和魏征这两个一明一暗站楚王阵营的人不让楚王回去。”

“怪不得当初魏征非要把李宽弄来朔方定襄。”

于志宁此刻终于恍然大悟了。

他想到了当初魏征一力把李宽从岭南弄回长安,又发配到定襄来的事。

这是看准了李宽的能力,给李宽吞下边关利益的机会啊。

或者说,魏征相信以李宽的能力,就是下意识的做事,都会吞下这里的利益,搞好人际关系。

“嘿嘿,不站在局外思考,谁会想到,此时一位没有封地,没有固定产出的王爷,竟然已经悄无声息的握住了大唐最好的产肉地,最厉害的骑兵产地,获得了最大的政治支持。”

“房玄龄和魏征,可真会玩。”

“恐怕魏征几次去找房玄龄,就是为了试探房玄龄的立场吧。”

“而且房遗爱来这里,也相当于房玄龄给一些暗中站楚王的人,一个表态吧。”

于志宁靠着把自己立场从局中摘出去,还有自己手头的线索,以及最近发生的事,再套入李世民驾崩,天下大乱的模板,成功模拟出了整体的局势。

然后于志宁冷笑一声,大局已定,接下来就看楚王在房玄龄的安排下,花多长时间才能收买多少人哦。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李宽已经获得了一切优势。

别看太子一脉的侯君集在西域有数万大军。

别看魏王李泰在文人士子拥有崇高的人脉。

更别看李恪继承了前隋的官员体系等,可这些都不够李宽打的。

别的不说,侯君集在西域,只要世家支持李宽,一个联动起来,轻松就能斩首侯君集,靠着李宽的人脉,西域大军根本不会乱动,到时候李宽一脉出一个大将军去西域接手大军,太子一脉最大的支持就完了。

啥,你说李宽没有大将军支持?

开什么玩笑,就说两个人,崔氏的女婿程知节,陇西李氏出身的李靖,皇族的李道宗、李孝恭。

魏王的文人支持更是笑话,文人士子中的风向标,孔家家主孔颖达常年住在朔方,和李宽关系贼不错,双方一起赚过钱,打过仗,喝过酒,合作的贼爽。

而且文人中的另外一个风向标家族颜家,也是世家的一员,其他人一卷,颜家也能为李宽站台。

至于继承前隋遗留政治体系的李恪,那面对李宽更是笑话,不说那个政治体系中的世家门生,就说大唐现在执掌朝堂的房谋杜断都隐隐站李宽你就明白。

长安城内疯狂争抢皇位的三位皇子,在于志宁看来,已经成了一个笑话。

唯一的阻拦,大概就只剩下了长孙家。

思考到这,于志宁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

“听说当初给楚王挑选妻子时,长孙皇后想嫁长孙家的女子着,但被陛下拒绝了。”

“如果这个情况是真的,那看来长孙皇后已经看出什么东西了,就是不知道她准备怎么做。”

“估计那位应该是想为长孙家留一条后路吧,毕竟,房玄龄也说过,楚王的妾中,会有一位长孙家的庶女,是皇后亲点的。”

于志宁想想李宽即将迎娶的妾,就看到了这场婚姻之中的政治谋划。

那真可以说一句纯粹的政治联姻。

长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