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危机即将来临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长孙皇后的话点醒了李世民,钢厂的学校的建立重要的是钱吗?

重要的是教育的普及啊。

一但这种工厂加学校的模式可行,那就代表这是可以复制的,这就可以开启教育普及。

李世民表示,如果我现在是世家的一分子,那我肯定抵制这种行为。

但我现在是皇帝,整个天下都是我的,我要削世家,削教育垄断,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堆积百姓教育。

只要百姓中的天才出的多了,那世家对于官场的垄断也会破碎掉。

君不见卫青和霍光两个,一文一武,彻底打穿阶级固化的天花板。

不过李世民还是把女校割裂了出来。

从钢厂拨一笔款子给李宽,让李宽独自去组建女校。

而且这个女校和钢厂学校没有一毛钱关系。

钢厂学校不说不招聘女生,只是送来的学生由工人家庭自己选择,当然,你要是有钱,你可以多送几个。

钢厂学校一家一户只给你一个免费名额,伱要是有钱,你可以自费。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在床上敲定了钢厂学校的模式。

长孙皇后自己又额外给女校补贴了一部分钱款,这笔钱是由她代表皇室出的,每年都有。

拿到回信的李宽总觉得长孙皇后仿佛看出了什么。

但是如果自己的想法被长孙皇后知道,她要么是让长孙家模仿,要么就是告知李世民,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跟着投一些。

最后李宽只能归结于长孙皇后本着有枣没枣打两杆的想法在跟投。

不过,这让李宽忍不住自嘲一笑,我现在也是被人看在眼里的存在了。

于志宁对于李世民同意李宽搞钢厂学校的行为很是不满,他认为这种行为太亏了,投资巨大,回报率未知,不够稳当,钢厂要是足够有钱,不如拿来整顿边军,为征服世界做准备。

为此于志宁给中央上了好几封奏折,却被中央的那群人给打了回来。

于志宁不服气,可中央给出的话则是,钢厂学校有借鉴价值,为普及教育做试点工作。

这话让于志宁沉默,如果你们是奔着普及教育去的,那我于志宁无话可说,只能说一句,祝你们成功。

一些官员以为世家会阻拦这所学校的建立。

李世民为此特意找了李纲,孔颖达等人,让这些人在必要的时候能站出来,为这件事说说话。

可惜没有丝毫阻拦,甚至于一些世家还给捐赠了一些书籍。

这让李世民摸不着头脑。

李宽则有了某种猜测,却没有说出,一心开始搞这个学校。

男校李宽不在乎,开成什么样都行。

反正孔颖达过来当校长了,直接套岭南学校的模板就行。

李宽在乎的是女校。

女校老师的问题,李宽想到了初夏初秋两位美人,随后李宽想到了皇宫内的嬷嬷们。

既然如此,那就无话可说,直接返聘皇宫里那些退休的嬷嬷,给她们进行再就业。

这种事情,长孙皇后大力支持,直接送来了一批宫廷教学的嬷嬷。

她们专门负责教导女孩进行洗衣做饭管家等等技能。

至于学识问题,那就由孔颖达那边过来兼职的老师负责了。

毕竟,这个时期,李宽是真找不到李清照那种文赌双全的女大师。

虽然李清照喝酒赌球还离婚,但她在文学上的成就,确实是大佬级别的。

从她一个人写词论骂了李璟、柳永、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晏殊、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曾巩、贺铸、秦观、黄庭坚等人,却还能留名千古就知道,她的文学成就真牛逼。

李宽觉得,唐朝要是有这样一位女文人在,那她一定请过来当女校校长。

可惜没有。

唐朝出名的女子,往往都是高阳之类的。

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李宽还是把女校建立了起来。

招募了一大批百姓女孩进入其中。

孔颖达对于李宽操心女校却不操心男校的行为很不满,专门来找他质问。

“重女轻男乎?”

面对质问,李宽直接回复:“如果一群大男人还需要我操心,那岂不是丢人丢大发了。”

孔颖达被这句话怼的难受,没办法,他觉得李宽说的多多少少还是有点道理的。

“孔博士,您还是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