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这年头啊!魔怔人真的太多了 (第1/2页)

临近河畔的竹林丛中扔着三个编织袋。 如果不仔细看的话,很容易被忽略过去,但岳东的眼神何等敏锐,只是一眼过去,便发现了这三个编织袋的存在。 岳东心中一动,这些编织袋看着眼熟,跟装尸体的编织袋款式似乎相差不多。 他快步走了过去,王通一同跟了过去。 很快,被遗弃在竹林的编织袋便被岳东给拿了出来,拿到袋子的第一眼,岳东便看出来了,这些袋子跟装尸体的袋子是同一款。 而且,这些袋子隐有腐臭味传来,袋子上有暗黑色,如果岳东没猜错的话,这些袋子极有可能是凶手用来垫在转运工具上的袋子,用完后顺手扔在了这里。 这里在抛尸点的上游,湘水河绕着白沙村转了一圈,将白沙村环抱在其中,从这里到抛尸点约莫有一千五百米左右。 搜查的兄弟应该还没摸排到这边来。 岳东小心的将袋子给收好,他对王通道:“王大哥,辛苦你一趟,将这些东西立马送回重案组,让技术人员看看能不能从袋子上面找到指纹之类的关键线索。” 王通道:“岳科长的意思是,这些袋子是跟案子有关?” 岳东点头。 “行,我立刻就送回去,然后回来接你。” “那就辛苦了!” 等王通离开后,岳东开始打量四周。 这里只有河堤小路,并不能通行车辆,如果凶手要运尸过来的话,用的肯定是能在河堤小道上行走的工具。 手推车、独轮车都有可能。 也就是说凶手极有可能就住这附近。 这附近的住户只有三两家,其中,距离这里最近的是岳东要去的赵运盛老人家。 难道! 岳东心如电转,飞速的分析了一番后,他决定去在附近观察一番,如果第一案发现场就在这附近的话,岳东一眼便能将地方找出来。 说做就做,岳东立刻围绕竹林转了一圈。 结果有些失望,他并没有找到相关案发地点。 确定周围没有案发现场后,岳东暂时将念头压下,转而去了赵运盛家。 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一个六十来岁的老人。 他皮肤黝黑,清瘦佝偻,一道道皱纹如同沟壑一般,在他的脸上纵横捭阖,他的手骨节很大,到处都是老茧,一看就是常年劳作磨出来的。 “后生,你找哪个?” “请问赵运盛老人在吗?” “我就是。” 岳东一听,连忙从口袋中掏出了一包芙蓉王,递了一根过去道:“老伯你好,我来买点竹篾。” “竹篾?那制好的还是要新鲜的。” “制好的。” “那个我也不多,就还有一捆在那。” 赵运盛打开门,让岳东进来,他走到一旁,拿了个小碗,给岳东倒了杯清茶,并邀请岳东坐下。 岳东双手接过茶,说了声谢谢,随即一边喝茶一边打量着赵运盛老人的家。 老人应该是个篾匠,他家里到处挂着制作好的竹制品,有竹篮,有关鸡鸭用的竹笼,还有簸箕、米筛等等竹制品。 这些产品,在城市里面已经绝迹了,想要见到,只有乡下才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些传承学的人越来越少,比如篾匠、木匠、还有打铁匠等等。 也许,不久的将来,这些行业都会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时代在发展,有一些行当,不可抗拒的消失在了历史潮流。 岳东道:“老伯,你这手艺可真不错,这些竹制品的制作的真漂亮。” 赵运盛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露出了黄褐色的大牙。 “哪里哪里,也就一般。” “老伯,就你一个人在家?” 赵运盛警惕的看了岳东一眼,发现岳东相貌堂堂,他稍稍放心下来,笑着道:“老伴走的早,儿子不争气,三十多岁的人了,结婚又离婚了,连个老婆都看不住。” 岳东安慰道:“老伯你放宽心就好,年轻人的事情就不要太操心了。” 赵运盛点了点头,道:“我现在也不想了,反正我也管不了他,上个星期回来了一个晚上又不见人影了。” 岳东眼神微微一动,他装作聊家常,继续道:“那大哥是在外面做什么工作呢?” “工作?听说在外面开了个什么店,对了,什么飞店,说是做什么喝的,现在的年轻人我也搞不懂,那玩意又苦又涩,有什么喝的。” 岳东瞬间明白过来,笑道:“老伯,那是咖啡店,咖啡是一种国外传进来的饮品。” 听到老伯的儿子是开咖啡店的时,岳东刚升起的警惕稍稍放下来了一些。 “对对对,就是那什么飞店,对了,你来看看着捆竹篾够用吗?” 赵运盛边说边架着梯子从堂屋的楼上拿下来一捆晾好的竹篾。 岳东看了看,够用! 他拿起竹篾,问了问价钱。 赵运盛却道:“就这么点竹篾,不值钱,你拿去用就行了。” 岳东道:“那怎么行,我扫码给你。” “我不用手机,你拿走就行了,我看你这小年轻投缘,不收钱。” “那我下次过来拿给老伯你。”岳东口袋中没有现金,便想着回头再过来。 赵运盛笑道:“再啰嗦我就不给你了。” 岳东只能收下。 村里的老人就是这样,跟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