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大秦帝国之纵横(二) (第1/3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嬴城简短的和泾阳候,秦伯候,伯阳候等侯爵进行了交流,便离开了泾阳候府后花园,前往下一站姚公府。

勋贵只是泛指。

并不代表所有的勋贵都是一个整体。

如今天下勋贵可以分为大秦勋贵和六国勋贵,没有贵族的存在。

六国贵族从名义上已经属于世家的范围。

勋是功劳!

贵是地位高。

无论是大秦勋贵还是六国勋贵,都是曾经为秦国立过功劳的地位高的能够代代相传的人。

而这。

也就通过成为勋贵方式的不同,勋贵们自发的将自己分到了不同群体之内,进而产生了门第之见。

泾阳候,秦伯候,伯阳候这些封爵们,是由没有家势的平民组成,在征战六国中生死拼杀战功卓越被封侯。

姚公府,穰侯,应侯这些封爵们,是在秦国政事国策外交上做出过绝世功勋进而被封侯。

顺泽候,郑伯候这些对秦国水利建筑做出过卓越贡献进而被封侯。

通武侯,武成候,勇信候这些封爵们,是在秦事领域统帅征战中做出过决定性胜利进而被封侯。

关内侯,城阳候,安陵君,渭阳君,山陵君这些封爵们是在借助着皇亲国戚之便利又有很大的功劳进而被封君封侯。

也因此,在这庞大的勋贵体系中所形成的勋贵世家,就存在了门第之见。

铁桶一样的勋贵是任何一个君王都不愿意看到的,这也是身份地位不同所产生的人与人的间隙。

姚公府。

嬴城站在门前片刻,便有姚氏族长迎接而来。

“下臣姚宏拜见大律令。”

姚氏族长很是紧张的,好端端姚府迎来嬴城的拜访,而且嬴城还带着黑甲卫,被吓了一跳。

“不必多礼。”嬴城边往里走边问道:“近来姚公可好!”

自然说的不是姚贾之姚公,而是姚贾之子姚宏之姚公。

“多谢大律令挂念,下臣身体尚且健朗!”姚宏迅速的回道。

“那便是好!”嬴城与姚宏同行,姚氏的家人后方忐忑随行,却是嬴城,简短三句话寒暄,便切入正题的问道:“不知姚氏对近日咸阳所发生之事,有何看法?”

姚宏心中一怔,停顿了片刻,摇头道:“一切皆有法度,姚氏听从朝廷安排。”

嬴城摇头道:“也不能事事听从朝廷安排啊,朝廷百官不过千余人,却维系大秦万里疆域,怎能事事考虑周到。”

“这!”姚宏心中更是一怔,咸阳发生的大事要事没听说那是假的,可错综复杂的也看不清楚,但他们也不想参与进去,安分守己,等形势清晰再说。

可这嬴城突然到访,又说这种话,他也搞不明白这是正着说还是反讽的说。

“姚公就没想着做官?”

“姚氏就没想着多活动活动,比如最近朝廷在招商,咸阳附近的砖坊,农具冶炼坊都在招商。”…

“姚氏可是咱秦国的纵横派,学识不用多说,个个能说会道,不入朝堂所用真的可惜了。”

嬴城笑呵呵的说道。

“这!”姚宏听着更加的稀里湖涂了,这听着像是在威胁,可又像是在劝告。

嬴城内心诽谤,都引导了两次了,你倒是说句话啊,这,这,这的,这什么这?

姚公府便是昔日始皇帝的外交大臣姚贾的府邸,凭借一张嘴破四国合纵的人物,堪称嘴炮达人。

而且姚公府在秦国并没有什么根基,更奇怪的是,姚贾临死前将自己的次子姚言举荐为典客府府令,长子继承爵位和族长之位,姚氏子弟闲赋在家清心寡欲,六根不染的当和尚尼姑。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是一个新生勋贵家族,即便是姚贾成功之后父老乡亲投靠,算上九族也不过百人。

姚贾是世监门子之后,经过姚贾一张嘴的努力成为赵国使者联合攻秦,后来秦国使间姚贾这才到秦国并受到始皇帝重视,又派其离间四国,三年后回国拜为上卿,任典客府府令。

也是姚贾创建了罗网的前身。

这完全就是。

家里一人富贵了真的全家都会富贵!

“既然姚氏对于新秦律没有什么意见,那咱也就不进去了,走了走了!”

看破点不破,嬴城也不能直接告诉姚宏,你们姚府子弟去当官,去做生意,包揽几个工坊。

“这!”姚宏错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