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父子俩(求订阅) (第1/5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随着冯去疾宣读完毕,一声惊叫声在朝堂之上轰然而起。

而发出这道声音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嬴城。

嬴城不敢相信的瞪直了双眼,一副质疑旨意真假的样子。

实在是!

太震惊了。

太意外了。

太不可思议了。

由不得他不失态。

“我监国,这不可能吧,是不是读错了?”

嬴城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接受这个令他无比错愕的事情。

不止是嬴城。

下方。

扶苏站在奉常府司署官员所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止是扶苏。

大律府长史令李瞻。

少府令张公,少府左府令楚啸。

治粟内史府府令内史腾。

奉常府府令赵洽。

宣传司司正淳于越,左司长汤游,右司长江富。

大乐司司正严涛。

矿业司司正曾以。

……

一个又一个的,整个朝堂之内朝臣们都露出了无比错愕的表情。

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太难相信了。

监国之权,那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柄。

他们素日称左丞相李斯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那是因为李斯再无上升的空间,权柄也是极大的情况下一种敬重称呼。

但其实。

李斯没有征收赋税,没有升迁官员,没有掌管国库,没有内政处事的权柄,没有监察百官的权柄,更没有掌握兵事的权柄。

而同李斯一样的,还有右丞相冯去疾,还有御史大夫蒙毅,还有太尉府护国都尉蒙武,王贲,冯劫。

后来又加了一个大律令嬴城。

这七个人,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因为他们,只有下降的可能,没有再上升的可能。

但是监国不同!

监国一事的由来,在周武王灭商分封天下之后,周武王没有杀死纣王的儿子武庚,而是封武庚为殷候,依旧让武庚管理找朝歌的政务。

但是,武王又了自己的亲兄弟姬鲜、姬度和姬处在殷都周围建立封国以监视武庚。

自此,便有了监国一事。

而这也《采薇》的由来。

商朝旧有奴隶主蠢蠢欲动,商超统治几百年早已根深蒂固,不服周武王统治的尚有不俗的力量,不久后,便有伯夷和叔齐两个曾经出面阻止武王伐纣的迂老头在首阳山饿死。

一时间天下流言四起,两人为了抗议武王违逆行为,发誓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挖野菜充饥,到了冬天活活的饿死。

与此同时,一首名叫《采薇》的诗出现称颂他们的美德。

虽然这并没有影响到武王的统治,但依旧对周朝的统治造成了不小的威胁。

也因此,武王为了解决这个隐患,在周公旦的建议下,设立了监国制度,而这个制度,便是分封制度。

武王将周王室的亲族和在灭商之战中的可靠功臣派遣到各个地方建立诸侯国,诸侯国的政务和军事由诸侯自己管理,如此监国!

在分封诸侯国的本意上,是监督和管理各地实行仁政,善待天下之民。

而这也由此演变,正式的确立了商朝的分封制度。

监国令的本身便是曾经分封的诸侯王!

而到了周朝中后期,诸侯国尾大不掉,时有不听调令的情况下,周王便派遣信任的大臣前往各个诸侯国监国,即监国制度和命卿制度来监督约束诸侯国。

在周朝势强的时期,监国的地位极高,甚至凌驾在诸侯王之上。

而在周朝势弱,晋国成为超级霸主的时候,奉行国君出行由太子在国内居守,君主守护疆土出征时太子随从出行。跟随君主出征称为抚军,在国居守称为监国,便有了太子监国的事由。

但在同时。

这又被解意为君王忌惮太子的意思。

晋献公忌惮太子申威望越来越高,便让太子申率兵出征戎狄,征伐东山皋落氏,指令他“尽敌而返”,实际上是要牺牲太子申,这又被认为是一种权力争夺的体现。

而在陛下一统天下之后,多有巡视天下,不在中央之时。

而无论是长公子扶苏,二公子公子高等人,都已经成年。

但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