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自有随行公公闻言去传旨不提,杨乐天等那传旨公公离去继续道:“启禀皇上,这个行刺团乃是万俟丞相所推荐,料想丞相大人必知内情,还请皇上明查!”

万俟卨闻言大惊,急忙跪伏地上,诚惶诚恐的道:“微臣实不知道他们的来历,一心只想着让皇上在中秋灯会上欣赏到精彩表演,博皇上一笑!谁料到他们竟然是刺客,微臣一时不察,还请皇上念在微臣一片忠心的份上,恕微臣不知之罪啊!”

说完磕头不已……

万俟贵妃也帮言道:“皇上呀,臣妾父亲只是一时不察,并非有意为之,还请皇上看在臣妾份上不要怪罪于他!”

说完也盈盈下拜!宋高宗急忙上前扶起万俟贵妃,安慰几句,接着也扶起跪在地上的万俟卨道:“万俟爱卿请起,不知者不罪,这次朕看在爱妃以及爱卿忠心份上,不怪罪于你,以后行事可要仔细了,不可再出现这样的错漏!”

万俟卨急忙躬身答应!

杨乐天眼看杨公权似乎还要进谏,急忙摇头以目示意他不要再说,杨公权奇怪的看了看杨乐天,也就没再参劾万俟卨!

过了一会,宋高宗道:“今晚真是扫兴,兴致都被这些千杀的刁民破坏了,时辰也不早,众位爱卿也跪安吧!摆驾回宫!”

说完在群臣跪送下乘辇离开!

众人跪送宋高宗回宫,也就逐渐散去了,美丽的西湖又慢慢的恢复了宁静……

镇南王府,退思堂,镇南王安坐在书案后面的太师椅上,看了对面站立的杨乐天一会,突然道:“天儿,你今晚以目示意父王不要再参劾那万俟卨,到底用意何在?那刺客团明明是万俟卨引荐,鉴于他对父王的嫉恨,刺客团由他主使也极有可能,有此良机,你为何让父王放过这个扳倒万俟卨的大好机会呢?”

杨乐天答道:“孩儿观看当时皇上的神色,并无要十分怪罪万俟卨之意,又有万俟贵妃帮他说话,而我们又没有真凭实据,只要万俟卨万事只推不知,最多也就领个失察之罪,无伤大雅,反而打草惊蛇,让他们提高警惕,孩儿有思于此,故以目示意父王不做这无用之功!”

杨公权叹道:“皇上宠信万俟卨,又宠爱万俟贵妃,即使本王参劾他,只怕正如你所说,只治他个失察之罪,罚个三月俸禄了事,你说的很有道理,确实不应该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时候打草惊蛇,让他提高警惕!”

杨乐天接着道:“孩儿之所以这么暗示父王,还另有重要原因!”

杨公权“奥”了一声惊讶道:“还另有重要原因,那你说来让父王听听!”

杨乐天答应一声道:“今晚中秋西湖灯会有两件事让孩儿大为疑惑,百思不得其解,正要与父王商量!”

接着整整了下思路又道:“第一件,是那万俟贵妃在席间突然询问孩儿是否精擅先天罡气绝学,孩儿当时真是大吃了一惊,想孩儿十年前游历四川鹤鸣山时,在山后秘洞发现东汉五斗米道教祖师张道陵真人遗留的经书《龙虎丹卷》,学得经书上所载绝学先天罡气,也只禀告了父王娘亲知道,还有就是在请教师父一颠大师经书上疑难时,告诉了孩儿的师父,其他人连妹妹以及路展堂等人都毫不知情,试想万俟贵妃长居深宫是如何得知孩儿这件武林秘辛的?她在席间当众提出用意又何在?孩儿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深感疑惑!”

杨公权闻言皱眉沉思良久,才道:“照你这么说起,此事确实可疑!父王一时也想不明白,她是如何得知的!”

杨乐天道:“孩儿百思之后也只得出一点可能,就是上次孩儿盗取温叔母遗体之时,曾与一面戴青铜面具的老者交手,那老者内力深厚,武功深不可测,用的好像也是失传很久的西藏密宗血手印,孩儿一时难以应付,曾使出先天罡气应敌,当时孩儿看见那面具老者曾与万俟英一起出现在德胜门城楼,一看就是一路人,所以孩儿自思可能是那面具老者告诉了万俟卨父子,再由万俟卨父子转告万俟贵妃知道!但问题是,她一位深宫宠妃怎么会对这种武林秘辛感兴趣?难道她也是名武林高手?可孩儿从没听说过万俟贵妃精通武功啊!真让人费解!”

杨公权道:“父王也没有听说过万俟贵妃精通武功,当年她入宫为妃时,为了皇上的安全,她曾受到严厉的检验,事实证明她确实乃一介弱质女流,父王也曾担心万俟卨送女入宫,别有用心,所以暗暗向检查的鉴事房主事张禄公公打听,应该不会有假!”

杨乐天沉思良久道:“孩儿听说,武林中有些药物服用后可以让服用之人暂时失去武功内力,却也并非不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