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第1/2页)

《[三国]对酒歌》最快更新 [aishu55.cc]

芳州走出永安宫宫门后,沿着长长的步道一路潜行,最后停在了一辆马车前,那车夫正半倚在马车上打着瞌睡,听见芳州走来,他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问道:“是你?永安宫可是有什么动静了?”

“没有。这几天永安宫里的那几个人倒是挺安静的,不过……”芳州有些迟疑地回应,“就在刚才,殿下吟了首诗,我不识字,也不懂这些,但我听殿下他说的,好像是什么旧宫殿啊、心中怨什么的。我说的这些,有用没有?”

“我怎么知道?”那车夫打了个哈欠,一抽马鞭,说道,“那首诗还记得住吗?记得住便上车,随我回禀董大人,若是真的有用,那你就可以出宫了。”

芳州躬身上了马车,一声响亮的挥鞭声抽断了春日尚且有几分寒意的空气,马车辘辘远去,向着宫墙之外远去了。芳州掀开轿辇的帘子,向着大开的宫门外望去,高耸的宫墙之外便是广阔的天,像是一方千亩万亩的绸缎铺陈开来,再不见那将它们切割成四四方方,小小一块的皇宫院墙。

忽然之间,她听见飞鸟的声音。

春天的第一场雨已经下过,这之后的日子,便又都是阴沉沉的天,崔有仪在湿冷的偏殿中醒来后,不由得打了个喷嚏,只觉得这宫中的潮气经久不散,她叹了口气,伸手推开了窗户。果然,窗外的天幕还是灰蒙蒙的一片。

崔有仪忽而想起了清河。

春日的清河永远有着晴朗的天。而那时候父母尚且在世,自己也未曾与两位兄长远隔天涯。她自小性子比平常的姑娘顽劣些,但又实在聪明,是以母亲和兄长在她犯错之时每每都会从中回护,父亲也奈何不得。

若不是如今她被困在皇宫中出不得,她自然是要趁着何进登上大将军之位的那段时间回家去看看自己的娘亲的。可没想到,世事难料,一切并未像她预想的那般模样顺利进展。她一步险棋走下来,看似顺利,可回头望去,却是满盘皆输。

“那你可曾想过之后的事情没有?那天你走后,我一直在想这件事情,你总要想到往后三步棋要如何去走,不是吗?你这一步迈得太大,天下局势又牵一发而动全身,你之后要如何应对?”

崔有仪忽而想起曹操曾对她说过的这句话,那时候她一意孤行,确实没怎么好好想过之后的事情,那时候她笃信,若是不向前走,便也同样没办法知道知道前路是什么模样了。但如今看来,天下这盘棋,对她,对袁绍来说,都太大了。在看不清局势前,确实不应该轻举妄动。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且走下去,再想办法吧。

崔有仪这样想着,叹了口气,正准备关上窗户,却忽而听得宫门处一阵吵嚷声传来。崔有仪探头循声望去,就看见李儒带着几个披甲的武士,闯入宫中来。崔有仪心中一惊,接着便听见李儒站在永安宫的楼阁之下,抬高了声音大喊道:“春日融和,董相国特上寿酒,还望陛下赏脸,下来喝上一口。”

崔有仪愣了一下,就看见李儒一挥手,左右士兵便呼喝着冲上楼去,押了刘辩往楼下走来。崔有仪来不及细想,便跟着猛地冲出门去,一抬臂挡在刘辩身前,说道:“既然是寿酒,你怎么不喝!董卓包藏祸心已久,如今旧帝已为弘农王,你们为何又要逼他至此!”

听了崔有仪的话,刘辩一怔,勉强抬起头来,冲着崔有仪低声喊道:“阿竹,退下,谁让你上来的?这和你无关,快些回去。”

李儒见崔有仪从偏殿中冲出门来,也先是一愣,这才抬头看向她,盯着眼前的这姑娘许久,突然嗤笑了起来:“弘农王说的是,这事情和你无关,还是快退下,免得董相国的怒火殃及到你。”

崔有仪疑惑,不知为何李儒对她这小小的宫女如此客气,但她料想着这是个好机会,不仅不肯退下,反倒更是上前一步,将刘辩护在身后,说道:“既然如此……我愿意替殿下饮酒,希望以此能保全殿下性命。”

“阿竹!”刘辩听罢此言,一时之间出离愤怒,竟然要猛地挣开束缚在他身上的枷锁,他压着声音,低吼一般喝止道,“你疯了吗?我都说了,让你退下!”

接着,刘辩说完,就又低垂下眉眼,轻声说道:“我愿意喝这毒酒,但是……至少先容我与太后娘娘作别,如何?”

听他这样说,押解着刘辩的几个侍卫终于稍稍松了力道,却仍是执着刀戟站在他身后不远处,将几点寒芒直指着刘辩躬起的瘦弱脊背。

刘辩抬起眼,最后望着这永安宫,望着这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