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这不是有手就行? (第1/3页)

《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最快更新 [aishu55.cc]

“我原以为你自幼饱读诗书,来到府中,必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荒谬之言!”

大贺履猛拍桌案,嘴角紧抿,整个人显得怒不可遏:

“痴儿,痴儿!你是要扰乱我军军心啊!”

什么叫死守是破,不守亦是破?

好吧,这点他承认,等汉军取下江陵、江夏两郡之后,襄阳各地,多半会望风而降。

他能守的只有襄阳城。

石周曷部肯定无力再派出支援,而且因为他自己东胡人的出身,对内治理,也不够安稳。

他困守襄阳城,最多也就撑个一两年。

确实是迟早得城破。

但就算是真的,你也不能说出来啊!

大贺楚材却不为所动,沉声回应道:

“孩儿要扰乱军心,这**,便不会送到父亲手中。”

“孩儿只需将**,示以城中诸多世家大族,乃至于,公然张贴在墙上。”www.166xs.cc

“父亲觉得,会不会有人直接献城归降?”

“汉军只要渡江成功,就意味着襄阳大祸临头。”

“汉军必然要取这北伐门户,父亲以为那些世家大族、将领官吏,就看不出来么?”

“有多少人,都已是心怀二意,也就只欠个带头之人罢了。”

“一派胡言!!”

大贺履站起身来,直接转过身背对着大贺楚材,道:

“只要我还活着一天,襄阳城,乃至整个襄阳郡,就安若磐石!”

大贺楚材看着老父亲已经有些佝偻的背影,脸上露出无奈的苦笑。

老爹啊,伱这声音越大,情绪越激动,就越显得襄阳城危如累卵!!

两人沉默了半晌。

大贺楚材一声叹息,道:

“父亲不知祸在眉睫,还说什么安若磐石?!”

不待大贺履说话,大贺楚材稍停了一下,便继续说道:

“襄阳郡原为南阳郡,将襄阳城从江陵郡划至南阳后,便改名为襄阳郡。”

“襄阳,也便成了襄阳郡以南的门户。”

“襄阳郡除却襄阳城之外,另有新野、宛城这样的大城。”

“但父亲心中定然也清楚,真正能够驻守的,只有襄阳城这个郡治。”

“汉军强悍,刘雉儿乃天下名将,又奇计百出,襄阳郡岌岌可危。”

“父亲纵然能守住襄阳城,可除却襄阳城之外的城池,又该如何?”

“到时候,整个襄阳郡,乃至整个荆州,唯有襄阳城一地仍在固守顽抗。”

“城破之日,父亲可能讨得几分好?”

大贺履不由得皱眉,襄阳城三面环水一面环山,的确是易守难攻,但正也因为这样的地形,一旦城破了,跑都不好跑。

大贺楚材继续道:

“便使父亲侥幸又能逃脱此劫,汉帝手中仍有六七万带甲精锐,又与南洋贸易,得钱粮不知几何。”

“等汉军继续北伐,无论是走新野、宛城直取关中,还是转道川蜀,到时候不仅是父亲,还有大贺部,乃至整个石周曷部,又当如何安然自处?”

嘶.

不得不说,儿子的想法,的确比自己想的,要长远一些。

大贺履只想着怎么固守,却没考虑到太多的**因素,也没为以后做打算。

城破了他还能活?

就算能侥幸逃走,等汉军北伐灭了石周曷部呢?

或是取得关中,直接将蜀中给三面包夹了呢?

以汉军的战斗力,和那刘雉儿的神鬼莫测,只怕最多也就七八年的时间。

那时候,他可能已经入了土。

可子孙后代呢?大贺部呢?

见老父亲开始正视自己的话语,大贺楚材继续道:

“人心思汉已是定局,哪怕排除城中汉人军民,所来带的不稳定。”

“扪心自问,军中所有东胡兵将,难道就能一心抗汉吗?”

“抗抗汉?”

大贺履愣了愣,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语。

什么时候,东胡对付大汉,到了这种只能抵抗的境界了?

可不得不说,这就是事实。

而且大贺楚材的这番话,更是让他不禁汗**倒竖。

大贺楚材见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