椋鸟 第四十三章 (第1/2页)

《盲船》最快更新 [aishu55.cc]

每次来省城公干,江畔都格外焦躁。

到别人的地盘办案子,照规矩要打招呼走程序,执法管辖权上的事情一丝都不能疏忽。

“其实辖区派出所也在盯着,那个厂子里人员来来往往,多的是没办暂住证的工人,没名没姓。现在政策又缓和下来,不让给外地务工人员强行□□强行驱离,可但凡有个什么闪失,监察不力的责任还在我们身上。”

“不过你们这两个案子,我听着,不像能并到一起的吧?”

接风饭是必不可免,也不是有多热情好客,好像有些事就非得在饭桌上说不可。

他们被请到省城公安局的食堂包厢里。支队长亲自来倒茶散烟,迟迟才绕着弯子进入正题。

和江畔同来的同事听完支队长的这番话,都回头往江畔脸上瞧,一时间好像舞台上所有的聚光灯,都打在江畔身上。

“并不并案其实也无所谓。” 江畔放下手里的杯子,轻描淡写地说,“我们原本也没想到会扯出另一个案子。还是要看能查到哪一步。案子嘛,放在谁手里都一样,怎么便利行事就怎么办。”

支队长听完,眼角的鱼尾纹又深一层,再倒一圈茶。

晚上几个人呆在江畔的房间商量第二天的事。

同事想从江畔嘴里要一句准话:“最后把案子挖出来,我们真就这么交到省城手里啊。”

另一个同事是躺平的性格:“要在这查出东西来,别的不说,物证送检肯定是就近,总不可能再带回雨安。要我说就别想那么多了,案子嘛多一个少一个,就那么回事。”

眼看这话说下去就要没完没了,江畔才打断两个人:“后面的事后面再说。明天是打着工商消防联合执法检查的名义进厂。许威认识我,我不好露面太多,你们跟着工商走,重点盘问沔村出来的工人,看看厂子里的人有没有再村外见过许家有的妹妹。”

“她是活着离开村子的,之后苯海拉明中毒死亡,死在哪了,死在什么时候,才是关键问题。”

拿到遗骨的毒理报告后,他们在局里开会谈过这个问题。

陈谶认为无非就两种可能。一是买尸的那家人先联系上了许家有,然后才有预谋地发生了谋杀;二是谋杀发生在前,卖尸只是顺手之举。

“如果谋杀发生在前,那就又回到了我们最开始的疑问。”赵见初当时说,“杀人的动机是什么?就算完全抛开亲情不谈,要让许家人杀掉一个有劳动能力且顺从的劳动力,失去一个可以任意剥削的家庭成员,对这种家庭来说应该是一种损失,非得有个很强的动机不可,而且这个动机本身必须还得弥补许家人的损失。”

这种话说出来,什么劳动力什么剥削,多少是有些惊世骇俗,当时在场开会的人都沉默着不接话。

江畔却觉得赵见初这个角度是残酷到近乎巧妙,他们之前都没有从这一点思考过。

许家有的妹妹对这个家庭来说算什么?

这个女人看似是许家人的累赘,实则她仍然在为家庭创造劳动价值。对一个农村贫困家庭来说,每一个劳动力人口都是珍贵的。除非她的死能换来的价值大于比她活着时的劳动,否则许家人没有任何理由要杀掉或者遗弃她。

答案几乎呼之欲出。

也是这个推论最后彻底说服了尚犹豫的陈局。

陈局夸他,说你小子卧底没白卧,现在对这些村村沟沟里的事都摸透了。

江畔笑得像儿子考了双百的家长,颇有些得意,说这可不是刑侦队里的人想出来的,是人家赵法医提出来的。

陈局还没忘掉赵见初怒怼检察员,被人家领导电话打上门来告状的事情,再看眼前江畔这样子,个中内情就猜了个七七八八,难免又皱起眉头。

“你和赵法医从小一块长大这么个事,在局里也传遍了。哥俩好归哥俩好,但你大小也算是他的领导,该批评敲打的时候,你不能顾着面子。你现在讲感情抹不开面子,对他以后未必是好事。”

话都说到这了,江畔还有什么不懂的。江局表面上教育他,实则是对赵见初不满。

江畔也不反驳,就是扯着嘴角无奈笑笑:“您说得是。但小赵嘛,您可能也知道,从小就是赵主任给带大的。以前我们住一个院子,他总挨欺负。赵主任工作忙也不怎么管他这些事。所以从小没人护着,他是性格有点要强,认死理。我私下也说说他,成熟点,别总像个孩子似的。”

这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